特斯拉的信仰,终于输给了中国的冰箱彩电大沙发

工信部又整活了,最新一批名单里,特斯拉的名字赫然在列。

诶,别激动,不是赛博皮卡,不是那个能砸核桃的铁疙瘩。

是Model Y焕新版后驱长续航。

看到这个名字,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续航多了多少,电机功率多大了,而是马斯克老师的心态,可能又崩了。

不装了,摊牌了,之前的那个傲慢的、讲究“少即是多”的、觉得给你们一个毛坯房就是恩赐的特斯拉,正式宣告死亡。

现在的特斯拉,是一个被中国市场反复毒打后,终于开窍了,决定加入“掀桌子”大军的卷王。

你以为之前降价是极限了?你以为Model 3出个长续航是常规操作?

天真。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召唤陨石把整个战场给炸了。

如果说之前国内新势力是把特斯拉这桌菜上的蛋糕给偷走了,那现在特斯拉的这一手,就是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告诉所有人,今天谁也别想吃饭,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讲真,国外一直都有后驱长续航的Model 3和Y,但在国内,特斯拉一直捏着不放,就给你个短腿版,爱买不买。

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品牌玄学”的经典体现。

在特斯拉的世界观里,它卖的不是车,是信仰,是通往火星的船票,是一种“我比你懂”的优越感。

买特斯拉的人,买的也不是那四个轮子一个沙发,他们买的是马斯克这个人设,是硅谷的极客精神,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特斯拉的信仰,终于输给了中国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有驾

所以,之前特斯拉可以肆无忌惮地减配、涨价,因为信徒的核心需求不是性价比,而是维护自己的信仰不动摇。

特斯拉的信仰,终于输给了中国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有驾

你跟他说这车悬挂硬,他说这叫路感清晰;你跟他说内饰简陋,他说这叫极简主义;你跟他说自动驾驶不靠谱,他会给你科普什么是BEV+Transformer,让你觉得是自己不懂科学。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情况坏了菜了。

问题出在哪?出在国内这帮同行,实在是太不讲武德了。

人家根本不跟你谈什么品牌信仰,不跟你聊什么第一性原理。

人家直接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塞进车里,告诉你20万就能享受百万豪装。

你讲你的自动驾驶高大上,人家直接给你演示一个自动泊车,只要停得进去,管你什么算法。

特斯拉的信仰,终于输给了中国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有驾

你聊你的三电系统牛逼,人家直接把续航干到1000公里,虽然是CLTC,但数字大就是正义。

这就叫降维打击。

当所有人都开始用修仙的逻辑打架,你还在坚持物理学,那你注定要被淘汰。

尤其是“老头乐”这种神仙物种的存在,更是对所有自动驾驶技术的神级嘲讽。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不如一个戴草帽的大爷,骑着三轮车在路口给你来一个鬼探头。

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得乖乖认栽。

这就是中国路况的复杂性,它不讲道理,只讲结果。

在这样的“黑暗森林”里,特斯拉的品牌光环,那层金钟罩铁布衫,开始出现裂痕了。

特斯拉的信仰,终于输给了中国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有驾

信徒的信仰再坚定,也架不住隔壁车又是按摩又是K歌,价格还便宜一半。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深有体会。刚提车那会儿,我觉得自己就是天选之子,是未来的一部分。后来开久了,尤其是在高速上被各种国产电车超车,看着人家车里开着氛围灯吃着火锅唱着歌,我这边除了一个iPad啥也没有,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拿着大哥大,旁边人都在用iPhone 15 Pro Max。

一种朴素的、源自人类比较天性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特斯拉必须变,不变就得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后驱长续航的Model Y。

这就是特斯拉的“道诡异仙”时刻,它开始修炼一些它自己曾经看不起的“邪术”了。

它不再跟你谈信仰,它开始跟你谈性价比,谈续航,谈实用。

3D6电机,225千瓦功率,更长的续航。这些参数,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变成了救命的稻草。

特斯拉悟了,它终于明白,在中国市场,想活下去,不能靠布道,得靠肉搏。

以前的特斯拉是科技公司,现在的特斯拉,是一家求生欲爆棚的汽车销售公司。

它把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焦虑压缩包”,然后狠狠地扔向了市场。

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也得傻眼,本来以为打价格战就够狠了,没想到特斯拉直接开始增配不加价,甚至可能增配还降价。

这哪里是竞争,这分明是自爆卡车冲进来了。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那么,这个新车型能帮特斯拉重回王座吗?

我觉得很难。

因为时代变了。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已经被新势力们彻底惯坏了。他们不仅要车跑得快、跑得远,还要车能提供情绪价值,能成为一个移动的“家”。

特斯拉的这波操作,更像是一个学霸,发现大家不考数理化了,开始卷起了美术和音乐,于是他拼命地补课,终于让自己的美术音乐也及格了。

但能过,就是能过。

他还是不懂,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能唱能跳,还能一边唱跳一边讲笑话。

所以,特斯拉的这次“觉醒”,是一次被动的、防守性的觉醒。它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没解决“好不好”和“爽不爽”的问题。

它的核心逻辑,依然是工程师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

但这重要吗?

可能也没那么重要。对于那些等等党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胜利。对于那些潜在的特斯拉买家来说,这是一个让他们下单的绝佳理由。

最终,会买特斯拉的人,还是会买特斯拉。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可以更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我买的不是信仰,是那个更长一点点的续航条。

你看,大家都找到了台阶下,这事儿就成了。

至于特斯拉的灵魂还在不在,谁在乎呢?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必须活下去!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