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万豪车税新政落地,汽车消费迎来分水岭

7月17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的一纸公告在豪车市场投下重磅炸弹: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直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并将新能源车统一纳入征收框架。新政仅给市场三天缓冲期,7月20日正式生效,一场关乎税收公平与绿色转型的消费革命已然启幕。

90万豪车税新政落地,汽车消费迎来分水岭-有驾


新政的核心内容看似简单,却刀刀见血。起征门槛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一刀斩下40万元差距,瞬间将更多豪华车型划入征税范围。曾经“安全”的保时捷Macan高配、宝马X7、奔驰S级部分型号,如今纷纷落网。以13%增值税倒推,新规实际覆盖的是含税价101.7万元以上的车型——这正是许多豪华品牌主力产品的价格腹地。

更值得玩味的是新能源车历史性纳入征税体系。仰望U8、特斯拉Model S Plaid、宝马i7等电动旗舰不再享受免税特权。政策却巧妙亮出“绿灯”:对纯电动、燃料电池车仅征收零售环节10%消费税,传统燃油车则继续承受生产(进口)和零售的双重课税。一套组合拳既填补了税收漏洞,又延续了对新能源的技术倾斜。

90万豪车税新政落地,汽车消费迎来分水岭-有驾


二手超豪华车交易获得免税通行证。只要车辆处于“注册登记后至强制报废前”的合法状态,流转时一律豁免消费税。长期被税费压制的收藏级豪车市场,终于迎来松绑时刻。针对经销商惯用的“车价+装潢包”拆价套路,新政更是精准封堵——精品配件、装饰服务等附加费用全部计入税基,让灰色操作无所遁形。

政策背后,是高端消费市场与产业变革的激烈碰撞。当三百万元的纯电豪车与百万级燃油车同场竞技,继续以动力形式划分征税标准已显荒诞。2023年财政部高层“避免高档豪华车占用税收优惠”的预警,在此刻落地为具象规则。表面是税收调整,实则是中国对汽车消费文化的重新定义。

90万豪车税新政落地,汽车消费迎来分水岭-有驾


市场反应迅速而真实。上海某宝马展厅内,原价120万元的X7在计算器上敲出新价格:不含增值税106.2万元需缴消费税10.62万元,叠加购置税后消费者多付约11.6万元。而二手劳斯莱斯经销商已连夜修改价签,去掉税费成本的车价直降10%。短期阵痛与长期红利在此刻交织:90万-130万元区间车型承压明显,新能源豪车因单环节征税反而获得相对优势,沉寂已久的高端二手车市场则迎来春天。

更深层的博弈在于产业导向。传统燃油豪华品牌面临定价策略重构,或推出89万元“免税特别版”,或拆分选装包规避红线。国产新能源车企却嗅到高端化机遇——单环节征税使其百万级产品仍具税负优势,政策变相认可了电动技术的溢价能力。当蔚来、极氪们直面被消费税“压低”的宝马i7,真正的品牌较量才刚刚开始。

最具温度的设计留给了二手车市场。曾经的税费链条在首次交易后即告中断,个人车主间流转收藏级豪车不再背负制度成本。这不仅释放了车库里的“资产僵尸”,更让汽车文化传承有了现实路径。当经典超跑驶出车库重获新生,政策对汽车生命的尊重远超税收本身。

90万豪车税新政落地,汽车消费迎来分水岭-有驾


当90万元成为汽车消费的新分水岭,其背后不仅是一场税收政策的调整,更折射出中国在高端消费引导与产业转型之间的精密平衡。既不让新能源的环保属性沦为避税标签,也不让传统豪车的奢侈光环脱离调控,同时为存量资产流通打开通道——这场三重奏,奏响的是消费理性与产业进化协奏曲。

话题互动:新政之下,90万门槛对您的购车计划会产生什么影响?
支持方:有效抑制过度消费,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新能源单环节征税体现政策温度;
反对方:误伤中高端市场需求,变相抑制消费升级,与扩大内需导向矛盾;
中立派:长期利好产业健康,但政策切换过快,应给予市场更多过渡缓冲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