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增程式电动车被视为新能源市场的重要选择,如今却陷入增长困境。
2025年7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大幅下滑11.4%,市场份额跌破10%警戒线,与纯电动车44.8%的同比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增程技术遇冷的首要原因是充电基础设施的质变。截至2025年3月,全国充电桩总量突破1300万台。充电越来越方便,消费者对续航的焦虑大大减轻,纯电车型因此高歌猛进。同时,插混车型也在争夺增程式的市场,其多模式驱动适应性更强,亏电油耗表现也更优。
增程式技术自身的局限也影响了用户体验。调研显示,85%的增程车主日常仅使用150公里可用纯电续航。在保电模式下,驾驶质感下降,38%的用户抱怨“既没有纯电的静谧性,又失去燃油车的续航安全感”。高速工况下燃油经济性较差,亏电状态油耗甚至高于传统燃油车。
尽管整体市场下滑,但并非没有例外。问界M8在6月交付仍突破2.1万辆,表明产品力过硬的增程车型依然有市场。新一代智己LS6预售半小时订单就破万,凭借450公里的超长纯电续航和1500公里综合续航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增程市场不会消失,但“谁做谁火”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那些续航更长、技术更先进、体验更极致的“学霸级”增程产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