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纷纷降价或考虑退出,消费者转向国产高端品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崛起和品牌溢价的终结

最近汽车行业传出两个震惊的消息,让我觉得真有点不敢相信: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现在居然变得这么亲民和撑不过去。你知道那些豪华品牌的天花板比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曾经在中国市场几乎意味着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可是现在?价格一降再降,甚至有人开玩笑说35万能提玛莎了?太夸张了。

我记得刚开始听到玛莎拉蒂要降价时,就觉得是不是广告策略狂飙了——毕竟,几年前一台SUV落地最少也得百八十万,豪车市场其实挺神秘。直到我朋友还在车展摊前跟我讨论,他问:你看,月底可能又要出现那个什么特别价格,一辆新车或许更实惠。我心想,怎么突然变成平价入门,这事儿确实有点难以相信。

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纷纷降价或考虑退出,消费者转向国产高端品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崛起和品牌溢价的终结-有驾

前几天我还特地翻了下玛莎拉蒂的最近销售报表,数据显示它2025年前三季度的进口销量比去年同期滑了3%左右。十年前,月销轻松超过千台,车市火的像115加满油就跑,结果现在?几个月才卖个几十台,差不多倒退个三四年。这个差距,是不是说明我们消费者眼光变了?不单是玛莎拉蒂的问题,更别说那个标志性三叉戟。

你别说,保时捷的情况也颇为尴尬。据德国《焦点》杂志爆料,交付骤降引发它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数据更扎心:2025年前三季度,它在中国仅卖出了3.22万辆,同比跌了26%。而在巅峰时,去年一年竟能做到9.5万辆。那一刻,我就在想:别的国家车型为什么还能稳得住脚?我觉得这里面,品牌符号和溢价是关键。有些豪车,卖的其实不是车子本身,而是那层外国味和面子。可随着国产品牌实力不断攀升,大家的护照变得不那么重要——

你看,国产的蔚来、理想和小鹏,价格都比保时捷电动车低一半,配置甚至还更丰富。蔚来ET9续航可以做到1500公里,极氪001百公里加速还在2秒多,玩的真刺激。这些车,用脑子比拼,不管品牌历史,还是真心实意的满足感,都比那些高高在上的豪车更入心。

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纷纷降价或考虑退出,消费者转向国产高端品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崛起和品牌溢价的终结-有驾

说到品牌溢价,其实不只是价格的问题。过去,很多人买豪车,是为了炫耀和面子;年轻人开始在意用车的体验感。我刚才翻了下手机相册,看到一张朋友在豪华展厅里拍的照片。那天,他特意强调:我只挑了最实在的,别的都不重要,价格合理,配置也够用。这就代表认质的趋势,不再国外的标签。

转型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比如保时捷,它虽然全电化还不错,但销量还是难以突破。2023年在国内只卖了4千多台,甚至还比不上蔚来的一家月销量。你猜为什么?我觉得问题不在电动车转型,而是转得不够心里认可。品牌的溢价被破解后,消费者就开始理直气壮——想要的就是值这个价。环顾四周,一些传统豪华车顶级价格比如路虎揽胜都难找到买家的热情了——优惠、降价是必然趋势。

这让我想起曾经跟朋友聊过一个现象:豪车不是硬要价格贵,是因为价值观没变。消费者用脚投票。像蔚来、理想这样,以创新和服务见长的国产高端品牌,销量还在持续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国产电动车的平均成交价都在40万左右,还比玛莎、保时捷高出许多——至少说明,需求仍然充沛。

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纷纷降价或考虑退出,消费者转向国产高端品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崛起和品牌溢价的终结-有驾

我还记得一位销售朋友说:以前,来展厅的多是打扮光鲜的富二代,现在…基本都是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这句话说的其实挺在理。市场在变,人的心态也在变。豪车的光环正在被实在取代。你会不会觉得,现在很多所谓的高端品牌过于硬装了?(这段先按下不表)

问题不全在品牌上。比如我没细想过,为什么苹果手机在中国这几年市场份额持续走下坡?是不是因为国产品牌在技术和服务上,做得比苹果还强硬了?我猜,或许这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用心的比拼。

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纷纷降价或考虑退出,消费者转向国产高端品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崛起和品牌溢价的终结-有驾

换句话说,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再盲目追求出国牌。你会发现,很多国产品牌的科技和服务都在创新,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用蔚来的换电站,每次充电几乎跟开车一样方便;而特斯拉Model 3(这在我看来,也算老牌了)价格不断降低,但销量却总挺不上去。你说,真的是电动化的问题吗?我觉得,是品牌认同感的问题。

保时捷首席财务官之前都说,2026年中国市场或许会持续低迷。但我想,焦虑归焦虑,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看懂中国的新消费者。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再单纯追求豪车的身份标签了。这个认质的过程,不是看牌子就买的,更是对用得真心的等待。

有人说,未来的豪车,可能就和手机、家电一样,成为平价+智能的标配。其实我不太确定,毕竟每个行业都在变,但我确信的一点是:如果不真金白银地用心,再盛大的品牌故事都难打动人心。

曾经风光无限的豪车如玛莎拉蒂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纷纷降价或考虑退出,消费者转向国产高端品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崛起和品牌溢价的终结-有驾

你觉得呢?未来的豪车市场,究竟还要多久,才能回到理性这个词?还是说,拒绝虚假的那天,还得再等等。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