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未来五年将投入 7500 万元支持各级国字号队伍建设。此次合作覆盖男足、女足、五人制足球等全体系,是继赞助欧洲杯、美洲杯后,比亚迪在足球领域的又一战略落子。
一、低谷期注资:雪中送炭还是商业抄底?
在国足世预赛失利、商业价值缩水的背景下,比亚迪的入局引发热议。据懒熊体育报道,此次合作年均投入 1500 万元,远低于中国之队高级合作伙伴 3000 万 - 5000 万的历史报价,被业内称为 “精准抄底”。
国足困境:当前中国之队赞助商仅剩耐克、中国平安等少数品牌,2024 年总赞助收入同比下滑 40%,部分基层队伍甚至出现训练经费紧张的情况。
车企考量:比亚迪 2024 年全球销量突破 427 万辆,但其国内品牌认知度仍需提升。通过绑定国足这一顶级体育 IP,既规避了高投入风险,又能触达 1.8 亿足球核心用户,实现 “技术出海” 与 “本土深耕” 的双重叙事。
二、合作新范式:从现金赞助到体系共建
与传统车企单纯提供车辆或资金不同,比亚迪的合作方案更注重足球生态构建:
青训赋能:复制 “海选未来”“足球小将” 等成功模式,计划每年选拔 100 名青少年球员赴德、日进行集训,并与拜仁慕尼黑、鹿岛鹿角等俱乐部建立青训合作。
球员留洋:设立专项基金,为留洋球员提供每年 50 万元的生活补贴,首批受益对象包括在比利时联赛效力的邝兆雷等潜力新星。
科技助力:利用比亚迪在智能驾驶、电池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发球员体能监测系统,试点应用于 U23 国家队训练。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车企体育营销进入新阶段:
国际经验借鉴:现代汽车通过赞助世界杯实现全球市场突破,比亚迪则选择 “国际赛事 + 本土 IP” 双线并行。2024 年其赞助欧洲杯期间,欧洲市场销量同比激增 72%,印证了体育营销的有效性。
差异化竞争:相比传统车企聚焦职业联赛,比亚迪更注重 “金字塔底层” 建设。其支持的 “2034 杯” 青少年赛事已吸引近万名小球员参与,其中 12 人入选国少队,形成 “发掘 - 培养 - 输送” 的闭环。
风险与机遇:若国足成绩回升,赞助溢价空间可达 100%;反之,若青训成果未达预期,可能面临 “流量投入打水漂” 的质疑。
四、专家建言: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担当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奇指出,比亚迪的策略体现了三个维度的突破:
时间维度:五年长约避免短期投机,与足球人才培养周期高度契合;
空间维度:从国际赛事到本土青训,构建 “高端曝光 + 基层深耕” 的立体网络;
价值维度:将新能源技术与足球运动结合,传递 “科技赋能体育” 的创新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签约仪式上强调:“最好的流量是技术。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中国足球小将们的每一次奔跑都更高效、更安全。” 这种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体育精神深度绑定的思路,或为行业提供新范本。
此次合作不仅是一次商业交易,更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探索 “技术 + 体育” 融合发展的重要尝试。当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队穿梭于各级赛事,当足球少年们带着 “中国智造” 的装备走向国际赛场,这场跨越五年的约定,或将重新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共生模式。正如财经评论员吴晓波所言:“在资本热潮退去后,真正能改变行业的,是那些愿意扎根土壤、静待花开的长期主义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