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按下停产键 捷豹路虎陷百亿危机 智能汽车安全警钟响起
这不是电影剧情。
这是真实发生的行业地震。
2025年8月31日。
英国最大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遭遇严重网络攻击。
内部系统全面瘫痪。
全球生产瞬间停摆。
▶ 停产蔓延 损失惊人
最初。公司预计两周恢复。
但现实残酷。
复产时间从9月24日推迟到10月1日。
最近消息显示。可能拖到11月。
代价巨大。
捷豹路虎英国每日产能超1000辆。
每周损失约5000万英镑。
若停产至11月。约5万辆汽车无法生产。
初步利润损失估计达1.2亿英镑。
销售损失更可能高达337.3亿元。
全球3.3万名员工居家待命。
供应链中约10.4万个岗位受波及。
英国联合工会警告失业风险。
▶ 攻击源与应对
黑客组织“分散蜘蛛”声称负责。
该组织近年活跃。
涉嫌针对多国汽车零售企业发起攻击。
捷豹路虎回应谨慎。
强调调查需时间。全球运营恢复需周密部署。
英国政府介入。
商业与贸易部会见公司代表商讨对策。
网络安全机构提供支持。
▶ 并非个例的行业威胁
捷豹路虎非首家遭袭车企。
2020年。本田因网络攻击短暂停产。
2022年2月。丰田供应商受攻击。丰田暂停本土14家生产。
法拉利也曾遭黑客勒索客户信息。
智能网联汽车 vulnerability(漏洞)显著。
2015年。白帽黑客远程入侵行驶中的切诺基。
控制其方向盘、油门、刹车。
2016年。腾讯科恩实验室无物理接触远程攻入特斯拉车电网络。
Upstream Security报告指出。
近十年汽车系统漏洞导致的安全事件。
造成盗窃、入侵及隐私泄露。
车联网安全隐忧亟待重视。
▶ 昔日辉煌与当下挑战
捷豹路虎在华曾风光无限。
2010年进入中国。
一度成为众多中年男性的梦中情车。
甚至需加价购买。
2021年。在华销量超百万辆。
但盛极必衰。
尤其在中国市场。
竞争激烈。
新势力崛起。
2025年前七个月。
捷豹路虎在华销量仅1.39万辆。
与年销十万辆以上形成鲜明对比。
8月。揽胜极光L甚至推限时特价。
原价42.98万。特价23.98万起。
直降19万。
令人唏嘘。
▶ 智能时代的安全悖论
汽车日益智能。
风险随之加剧。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指出。
智能驾驶需考虑安全。
网联汽车的电磁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
每一项都至关重要。
智能网联汽车可能面临:
•环境感知风险
•网络传输风险
•决策执行风险
•行驶控制风险
汽车电子平台软件达亿行代码。
不可避免的软件漏洞引发风险。
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
但也极其脆弱。
▶ 构建防护体系 迫在眉睫
单打独斗难以应对。
需多方合力。
车企与网络安全公司合作。
如奔驰与360。
长安与腾讯、360。
强化安全设计与评估。
车企需在设计阶段考虑安全因素。
共性技术研究。
行业第三方机构研发共性技术。
帮助整体提升安全性。
政策标准完善。
国家多部门出台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措施。
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加强安全验证。
如建立智能汽车网络靶场。
进行虚拟仿真测试。
▶ 未来之路:在智能与安全间平衡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
捷豹路虎也在推进电动化转型。
但此次事件警示所有车企。
智能化推进必须与安全建设同步。
未来汽车竞争。
不仅是电动化、智能化。
安全性将是更重要的基石。
方滨兴院士坦言。
安全问题会伴随着技术创新“升级”。
唯有正视。
方能前行。
智能汽车的未来
必须是安全的未来
否则任何便捷都毫无意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