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大白话,现在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那真叫一个“神仙打架”。
你要是稍微不留神,别说喝口汤了,可能连碗都找不着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再回头看看韩系车,特别是北京现代,心里头难免会泛起一阵嘀咕。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好像除了偶尔在新闻里看到一款叫库斯途的家用MPV,凭着大空间和还算实惠的价格,勉强能在销量榜前十名的角落里露个脸,其他时候,现代这个牌子在国内市场上,存在感真的是越来越弱了。
想当年,伊兰特、索纳塔这些车,那也是家喻户晓的明星车型,靠着比同级别的日系车更好看的设计,价格上再便宜那么一两万的策略,确实是俘获了不少咱们老百姓的心。
可时代变了,玩法也变了。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你比别人便宜一点就能高枕无忧的年代了。
问题的关键在哪呢?
就在于韩系车过去赖以生存的“性价比”这张牌,现在已经不灵了。
你看它的老对手,丰田、本田这些日系品牌,以前价格多坚挺啊,现在也顶不住压力,纷纷降价促销,跟你打起了价格战。
而更致命的打击,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
这几年的国产车,进步速度简直可以用“飞跃”来形容。
以前我们总觉得国产车在技术、品质上差口气,现在呢?
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哪个不是身怀绝技?
它们不仅在价格上比你韩系车更有优势,在配置上更是大方得到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十几万的车,给你配上超大中控屏、流畅的智能车机系统、L2级别的辅助驾驶,这些在过去二三十万的合资车上才有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标配。
这么一对比,韩系车就尴尬了,论品牌影响力,它比不过德系、日系的老牌劲旅;论价格和智能化,它又被我们国产新势力甩在了身后。
夹在中间,不上不下,自然就越来越难卖了。
面对这种几乎是被逼到墙角的困境,现代汽车显然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他们也明白,再靠着以前那种修修补补、小打小闹的升级换代,肯定是没法翻身的。
于是,他们决定憋一个大招,把宝押在了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准备在今年九月份,向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SUV,名字叫ELEXIO,这台车被现代寄予了厚望,可以说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一场“生死之战”,就指望着它能扭转颓势,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那么,这台叫ELEXIO的新车,到底有什么能耐,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呢?
咱们得从里到外好好扒一扒。
首先,这台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出身”。
过去很多合资品牌为了快速进入电动车市场,都喜欢走“油改电”的捷径。
说白了,就是找一辆卖得还不错的燃油车,把发动机、变速箱、油箱这些东西掏空,然后见缝插针地塞进电池和电机。
这种车天生就有缺陷,因为车身结构不是为电池包设计的,所以空间利用率差,重心高,续航里程也普遍不理想。
而这次的ELEXIO,是基于现代集团专门研发的e-GMP纯电平台打造的。
这就好比一个是后天改行的,一个是科班出身的,底子完全不一样。
纯电平台意味着它的底盘、空间布局从一开始就是为电动车量身定制的,能把电池更合理地铺在底盘上,从而实现更长的续航和更好的车内空间。
而它最核心、最敢拿出来叫板的,就是续航能力。
根据工信部已经公布的信息,这台ELEXIO的高配版本,电池容量给到了88度电,官方标称的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惊人的722公里。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和它同级别的纯电SUV,续航里程普遍还在500公里这个水平线上挣扎,能超过600公里的就已经算是学霸了。
ELEXIO直接把这个标准拉高到了700公里以上,这一下子就让它在续航这个硬指标上,站到了第一梯队。
对于很多想买电动车,但又担心“续航焦虑”的消费者来说,这个数字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722公里,意味着在满电状态下,从北京开到济南,甚至快到青岛,中间都不需要充电,周末想来个跨省自驾游,心里就踏实多了。
看完了硬实力,再来看看它的“颜值”和“内涵”。
在外观设计上,ELEXIO明显吸取了教训,不再搞以前那种让人看不懂的复杂线条。
整车走的是一种简洁、干净的科技风。
前脸那个贯穿式的“H”型日间行车灯,很有辨识度,又不会觉得太夸张,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车身侧面也很流畅,用了现在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和悬浮式车顶设计,看起来很清爽。
车内的设计更是大胆。
一坐进去,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块从主驾驶贯穿到副驾驶的27英寸一体式大连屏,视觉冲击力很强。
更有意思的是,设计师直接取消了传统的液晶仪表盘,驾驶信息全部通过全系标配的抬头显示系统(HUD),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
你开车的时候,不用低头,时速、导航这些信息就好像悬浮在正前方的道路上,科技感确实很足。
而且在实用性上,它也考虑得很周到,全车设计了多达29个储物格,连中控台下面都给你挖了个带盖子的储物盒,放手机、钱包、钥匙这些零碎东西非常方便。
2750毫米的轴距,也保证了它作为一台中型SUV该有的后排腿部空间。
当然了,车无完车,ELEXIO虽然亮点不少,但摆在它面前的挑战,同样是巨大的。
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光靠一两个长板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就是智能化水平,它的车机系统到底好不好用?
语音助手聪不聪明?
能不能像我们国产车一样,实现可见即可说、连续对话?
这些都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但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是智能驾驶,它目前只能做到L2级别的辅助驾驶,这在今天只能算是及格水平。
虽然现代承诺到2026年能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城市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但问题是,像小鹏、华为问界这些对手,现在就已经把城市NOA功能推送给用户了,你晚了两年,市场可能早就被别人抢光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价格。
这台车所有的优点,都必须建立在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基础上。
如果它自信满满,定价超过25万,那消费者可能会想,我为什么不加点钱买品牌更响亮的特斯拉Model Y,或者技术更领先的国产品牌呢?
如果它想放下身段,把价格定在15万到20万这个区间,那它就要做好跟比亚迪宋PLUS、元PLUS这些“销量霸主”贴身肉搏的准备。
在这个价位里,国产车能给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ELEXIO的最终定价,将直接决定它的命运。
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的发布,更是对现代汽车市场策略和诚意的一次大考。
九月份,当价格公布的那一刻,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楚,这台被寄予厚望的纯电SUV,究竟是能带领韩系车绝地反击的“救世主”,还是又一个在中国市场激烈炮火中,无奈倒下的“挑战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