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缤果有诚意地做减法,小电车市场迎来“量产年轻人”新选手

如果你也在等一个“有诚意”的小车问世,或许,应该在马路边多等一会儿,说不定下一台回头率极高的小车正好就开了过来。车漆在阳光下反射出令人怀疑是不是用色盲表挑选的色彩,圆润的灯组像是在无声地嘲笑路人的审美迟钝,而后备箱盖子则像原地拉开了一个结界,把日常琐碎暂时收纳进去。复古设计与新潮算法糅杂,像老式糖果罐装了点现代芯片。

当然,我并不期待每一个因配色驻足的人都懂机械。场景分明:一位身高一米五八左右的女士,手里拎着购物袋,驾驶着这台外观独特、内饰宽敞的小车,偶尔在后排载着家人,小朋友把零食撒得到处都是。没有局促,没有科幻的压迫感,只有一种生活在新手村却配有主线剧情的安全感。

五菱缤果有诚意地做减法,小电车市场迎来“量产年轻人”新选手-有驾
五菱缤果有诚意地做减法,小电车市场迎来“量产年轻人”新选手-有驾
五菱缤果有诚意地做减法,小电车市场迎来“量产年轻人”新选手-有驾

外观、空间,功能——这些词在厂家嘴里是营销词,在行车、用车的人眼里,是日常体验的铠甲。外观不多说,复古风未必能取悦所有人,但在城市马路上的确能让部分年轻人觉得,“我再不是路人甲”。空间?小个子驾车不再需要用枕头垫屁股、身高180的男同事坐后排也不至于像去马戏团表演。后备箱则像是西红柿炒鸡蛋的保鲜盒——体面但不浮夸,能装。

然而,“诚意”两个字,最终还是要落进参数表里。某些汽车厂家深谙互联网话术,设计图精美到能做壁纸,参数表能读出世界首创数。但五菱缤果这一台,说是实用主义的“北方粮食”,倒还真有点意思。“全系标配50kW三合一水冷扁线电机”,这句行话的翻译是:动力够用,冬天不怕水冷冻坏电机,夏天也不用担心热成二锅头。0-50km/h加速仅5.7秒,最高车速提至130km/h。这些数字在电动小车里面属于那种“应付突发变道”无压力,“超速罚单”也距离尚远的档次。

车型方面,“333km悦享款”,指导价7.08万,实际到手价格约4.58万。换句话说,少喝点奶茶或者把健身房卡退了,钱就攒出来了。纯电续航333km,动力电池容量31.9kWh,再算上一天通勤十来公里,一周一充都可以考虑偷懒。快充功能,官方说法“30%-80% 35分钟”,现实场景是午饭吃个快餐,电就充满——当然,午餐时间是否有快充桩,得看你运气。

安全配置方面,有副驾驶安全气囊,如果你和对象吵架,也能让她(他)感受到厂家的关怀。前排侧气囊暂缺,配比方式像是饭局的凉菜——可有可无,看需求。ESC车身稳定系统、EPB电子驻车、LED大灯、倒车影像、仿皮座椅,主驾6向手动调节,外后视镜加热、无钥匙进入、自动驻车……这些配置,拼凑在一起有一种“厂家本来能抠,但最后还是加了”的人情味。当然,中控屏是“省略”,Ling OS智能系统也无缘,360全景影像就更别想了。但好歹留了个10.25英寸液晶表盘,不至于让你觉得信息都是代码流窜。

这些配置,不是“少量”,也算不上“全家桶”。对于定价来说,这叫做“够用但不夸张”。职场老油条可能会说,配置不是全都上才叫厚道,刚刚好才省心理负担。对电车小白用户来说,“全系标配电机”意味着哪一款买了都不会踩大坑。安全配置不是天降各路神仙,但底子做得不差;智能娱乐存属可有可无,多等两年,也许你才真的需要。

当然,这里的“诚意”,并不意味着没有槽点。比如你想在地库里高歌一曲,还得自己带音响。中控不是不能加,厂家可能只是在逗你:你不是理性消费者吗,看参数表呀。这种配置背后,其实是对用户需求的过滤与筛选——把“消费升级”做成“能省则省”,比拼的是成本控制力和底层用户的生活场景匹配。

说到生活场景,我个人职业经历告诉我:疯狂堆配置容易让人疏忽最核心的东西,比如安全和机械素质。多线并进的购买逻辑往往是,家用为主,偶尔带朋友或家人,后备箱要能装,偶尔超个速别太心虚,动不动智能互联其实一周也用不上几次。五菱缤果这台,就是做到了“不多不少、不尴不尬”。当然,也许厂家是会计出身,知道4.58万这个价格区间才是真正的“量产年轻人”,而不是“量产焦虑”。

技术参数放一边,聊聊现实尴尬。比如快充桩分布依然是难题,电量表上的数据再真实,也抵不过碰到霸桩的那一刻。无钥匙进入再智能,也比不上钱包里多塞一张充电卡的实用。仿皮座椅摸起来像初恋的脸,实际夏天坐久了还是会后悔没选织物。倒车影像是“温柔的提醒”,可惜360度全景扎堆在高配款,预算有限还是得靠神经系统取胜。

有时候我们讨论这类“有诚意”的车型,不是说它有什么超能力,而是它恰好避开了“小轿车的中年危机”。市场上的竞争其实早已没有神秘,压价、升级、做减法,再升级。消费者看实际体验,厂家比成本管控,最后拼的是“性价比后劲”。五菱缤果25款这批产品,外观吸引、空间扎实、动力够用、配置不失礼,价格诚实,算是小电车市场里一次“有自知之明地出手”。

当然,谁都知道“有诚意”不等于“无短板”。毕竟十万以下的电车不会让所有人都变成道路版的金牌体验官。你问我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大约和“早餐选豆浆还是牛奶”差不多无解——只有你自己能回答。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电车市场里,大家都在比诚意和比谁更能“做减法”,五菱本轮出牌,开的不是豪赌,是概率分布。

最后留个空:“配置够用,外观区别,价格厚道,但智能缺席,安全及格。你会觉得划算么?”或者说,在移动互联网和机械规矩之间,你会更在意哪一条底线?值得去思考。毕竟,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轻微的自我重塑,也是一次不动声色的小型人性调查。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