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 日起,民航纸质行程单一去不返,电子行程单全面 “接棒”,出行报销迎巨变

10 月 1 日起,民航纸质行程单一去不返,电子行程单全面 “接棒”,出行报销迎巨变-有驾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民航领域也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自今年 10 月 1 日起,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正式挥别纸质行程单时代,全面启用电子行程单。这一转变看似只是一张票据的更替,实则蕴含着诸多利好,从旅客体验到行业运营,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回溯政策推进历程,2021 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 “有序推进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随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制发 2024 年第 9 号公告,宣布自 2024 年 12 月 1 日起,民航境内旅客运输服务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行程单,并设置了长达 10 个月的过渡期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在这期间,电子行程单与纸质行程单一同 “上岗”,给旅客和相关单位充足的适应时间。截至 8 月底,各渠道已开具超 4000 万张电子行程单,占开票总量比例达 43%,足以证明其推行成效初显。如今,过渡期结束,电子行程单正式 “独挑大梁”。

对广大旅客而言,电子行程单带来的便捷性不言而喻。以往,纸质行程单获取不便,旅客或需在机场特定柜台排队打印,或要等待邮寄送达,过程繁琐且耗时。一旦遗失,补办手续更是麻烦。而现在,旅客动动手指,通过航空公司官网、移动客户端、服务电话等多种渠道,就能轻松申请开具电子行程单。春秋航空等航司明确,旅客在其 APP、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申请后,电子行程单会即时发送至预留邮箱。无论是在候机间隙,还是行程结束后,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让出行流程更为顺畅。

从财务报销角度看,电子行程单同样简化了流程。以往单位财务人员面对纸质行程单,需人工核验真伪、整理粘贴、入账存储,工作琐碎且易出错。现在,凭借电子行程单,财务人员可直接开展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工作,相关业务均可 “网上办”。同时,单位登录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就能便捷查询电子行程单对应的增值税税额,并按规定勾选抵扣,免去复杂的换算程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助力财务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

对于民航业自身运营而言,全面使用电子行程单意义非凡。一方面,这是民航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纸质行程单的印制、发放、存储、回收等环节,消耗大量纸张、人力与物力资源。电子行程单取而代之,能从源头减少纸张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契合当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民航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具电子行程单,可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分析,便于航空公司及相关部门精准掌握旅客出行信息,优化服务流程,为旅客提供更贴心、高效的服务。

不过,新事物的全面推行难免面临挑战。为确保电子行程单平稳过渡,民航局已下发通知积极部署。要求航空运输企业及代理企业在值机柜台、官网、移动客户端等显著位置,详细介绍电子行程单开具流程、获取方式、查询渠道等信息,做好旅客服务引导工作。同时,全力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不断优化开具流程,完善复杂场景下的开具功能,让旅客用得顺心、放心。

此次民航境内航线纸质行程单的 “退场”,只是民航业数字化转型征程中的一环。未来,民航局还将协同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部门,积极推进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旅客运输服务使用电子行程单工作,持续深化行程单电子化改革。这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为广大旅客创造更便捷、高效出行体验的生动实践,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