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劝我换电车,我默默踩了脚油门
我那开了电车的兄弟,又一次在我车边开始了他的例行布道。他拍着我的引擎盖,痛心疾首:“你这破油车还不换?电车功能多还省钱,你们别做梦油价会跌了。”
我笑了笑没接话,顺手拧动车钥匙。引擎的轰鸣声盖过了他的说教。
他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我宁愿多花油钱也要守着这台“老家伙”。直到上周六,我们各自从城东开到城西参加同学聚会。他提前两小时出发,就为了抢充电桩。我睡到自然醒,加满油二十分钟直达。
聚会上他眉飞色舞地演示自动泊车,我却注意到他手机里五个找充电桩的APP都在后台运行。
回程时下起暴雨,他在群里求助:“电量只剩30%,不敢开空调除雾,谁知道附近哪有充电站?”我摇下车窗,让暖风烘着车厢,雨刮器有节奏地摆动。这种踏实感,是再多智能配置都换不来的。
电车党总爱算经济账,却从不算精神损耗。为了省下每公里几分钱,他们要算计续航、争夺充电位、忍受电池衰减的焦虑。而我加满油就走的自由,从来不需要这些精打细算。
今年冬天特别冷,朋友圈里好几个电车车主都在抱怨“电动爹”续航腰斩。我那位兄弟现在上车先关座椅加热,说是“省电要紧”。而我从来都是上车就开暖风,听着发动机平稳的运转声,连方向盘都暖烘烘的。
说到底,他选择的是科技带来的新鲜感,我坚守的是机械给予的确定性。他享受屏幕里的智能世界,我偏爱指尖触碰实体按键的反馈。
这场油电之争,本质上是我们对生活理解的分歧。他追求不断迭代的科技体验,我珍惜历久弥坚的可靠陪伴。
所以当他又要开口劝我换车时,我轻轻打断:“你看,我的油车虽然老了,但从来不会把我丢在半路。”
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停车场里,他的电车安静得像块精致的电子产品,我的油车发出低沉的呼吸。我们各自上车,驶向不同的方向。
#天地剑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