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要变天了,反人类设计终要淘汰!

你们有没有发现? 那些曾经被新能源车企吹上天的“黑科技”,现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翻车。

从欧盟强制要求恢复实体按键,到工信部出手整治隐藏式门把手,再到自动驾驶神话被彻底戳破。

这场价值万亿的科技泡沫破裂背后,藏着太多令人细思极恐的真相——某新能源车碰撞后因门把手失效导致救援延误23分钟,触控屏死机让车主在零下15度冻到双手失去知觉,所谓的智能驾驶三年内累计发生事故超1200起。

新能源车要变天了,反人类设计终要淘汰!-有驾

当特斯拉Model 3车主小王在高速上疯狂拍打中控屏试图打开双闪时,他终于意识到车企宣传的科技感有多荒唐。

新能源车要变天了,反人类设计终要淘汰!-有驾

这个发生在2023年冬天的真实场景,如今正在全球每天上演超过8000次。

欧盟最新调查显示,全触控操作让驾驶员视线离开路面的时间暴涨4.5倍,直接导致事故率上升17%。

隐藏式门把手这个设计界的“毒瘤”,正在成为马路上的定时炸弹。

北京消防记录显示,2022年某新能源车碰撞后全车断电,破拆团队花了11分钟才撬开隐藏式门把手。

而传统燃油车的机械门把手平均破拆时间仅需4分钟,这多出来的7分钟足够让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致命量。

车企们终于开始认怂了。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承认:“我们错误判断了隐藏设计的实用性。 ”

沃尔沃在最新车型EX90上偷偷加装了机械拨杆,这个动作就像在苹果手机侧面装了个实体Home键般讽刺。

触控大屏的遮羞布被撕得更彻底。

瑞典交通安全局做过一个残忍实验:让驾驶员在时速60公里时调节空调温度。

物理按键组平均耗时1.2秒完成操作,触控屏组却要5.4秒——这多出来的4.2秒足够让车辆盲开72米。

2024年最魔幻的场面出现了。

奔驰在概念车上装回实体按键,五菱宏光MINI EV的机械旋钮被网友捧上神坛。

新能源车要变天了,反人类设计终要淘汰!-有驾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服务中心现在最赚钱的业务,居然是给车主加装第三方物理按键改装套件。

智能驾驶的遮羞布被工信部一把扯下。

现在所有车企都被禁止使用“自动驾驶”字眼,必须标注“L2级辅助驾驶”。

这个规定来得正是时候——2023年某新势力品牌在高速上识别失败,把卡车货厢蓝天白云图案当成真天空,以115公里时速直撞上去。

政策重拳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欧盟宣布2026年起,危险警示灯、除雾等9项功能必须配备实体按键,否则禁止上市。

中国工信部更狠,直接要求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车门能从外部机械开启,这相当于给隐藏式门把手判了死缓。

车企的补救措施看得人哭笑不得。

小鹏G9把方向盘按键从触摸改成实体,理想L8给门把手加装弹簧装置。

最绝的是华为问界M7,宣传时吹嘘的隐藏式门把手,交付时直接改成传统造型,被网友戏称“重新发明了门把手”。

数据不会说谎。

新能源车用户调研显示,87%的人认为隐藏式门把手“中看不中用”,63%的车主遭遇过触控屏卡死。

更惊人的是,某投诉平台统计显示,关于智能驾驶的投诉量在过去12个月暴涨340%。

事故案例越来越触目惊心。

新能源车要变天了,反人类设计终要淘汰!-有驾

2023年12月哈尔滨-35℃极寒天气里,多辆新能源车因触控屏失灵无法开启暖风。

长春某车主在等红绿灯时,中控屏突然蓝屏死机,连档位显示都消失,只能叫拖车把车运走。

行业正在经历集体打脸时刻。

曾扬言“物理按键是上个世纪产物”的特斯拉,在最新改款Model 3上偷偷增加了换挡提示音。

而把隐藏式门把手写进品牌基因的极氪,在新车007上装了个凸起3毫米的应急开关。

消费者用钱包投出了真实票选。

五菱缤果上市首月销量破万,官方总结成功秘诀第一条就是“保留实体按键”。

更耐人寻味的是,2023年新能源车投诉榜前十名中,有7款都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安全与实用的回归已成定局。

沃尔沃EX90除了保留机械门把手,还给车机系统上了双备份芯片。

比亚迪海鸥直接把空调控制区做成实体按键,这个设计让它在懂车帝冬季测试中拿下操作便利性第一名。

这场持续十年的科技狂欢终于散场。

从全触控到保留实体按键,从隐藏门把手到机械开关,从自动驾驶神话到辅助驾驶正名。

当某车企高管私下承认“我们以前确实走偏了”时,不知道那些因此付出惨痛代价的车主作何感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