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1602公里!
我跟你讲,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正捧着杯热茶准备润润嗓子,差点没给它当场表演一个天女散花。
这数儿太野了,野到你感觉牛顿的棺材板都有点压不住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
你揣摩一下,从冰城哈尔滨出发,一脚油门下去,甭管堵不堵车,直接干到北京城,完事儿你还能抽空绕着五环给早高峰添点堵,油箱指针估计都懒得动一下。
这他妈哪是造车,这是何小鹏在跟整个物理界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遥想当年,小鹏汽车可是电车圈里最轴的那个仔。
当一众新势力还在为“油改电”的出身而扭扭捏捏时,何小鹏他们就像一群刚毕业的、眼睛里闪着光的理想主义大学生,高举着“纯电才是未来”的大旗,眼里容不得半点汽油的沙子。
那时候他们看增程式,估计就跟我们看“康帅傅”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一样,充满了不屑。
在他们眼里,纯电血统,高贵,纯粹;而增程,那不就是个拖着油瓶到处跑的“杂种”吗?
可这江湖,从来不跟理想主义者讲道理。
你这边还在实验室里为提升百分之一的能量效率熬得头秃,隔壁那个被无数“懂车帝”喷成“工业垃圾”的理想汽车,愣是靠着一手“冰箱彩电大沙发”外加一个让你毫无续航焦虑的增程器,成了奶爸们的梦中情车,钞票数到手抽筋。
这画面,简直就是对“技术宅拯救世界”这句话最无情的嘲讽。
一个苦练了十年降龙十八掌的高手,出山发现武林盟主是个会耍杂技变魔术的,你说气不气人?
所以,小鹏X9和它那个听着就霸气外露的“鲲鹏”超级增程,压根就不是什么技术发布,这是一场当众的、迟到的“检讨大会”。
是何小鹏被市场摁在地上摩擦了好几年之后,终于想明白了:别再跟你那帮MPV用户扯什么“纯电环保”的淡了,人家拖家带口,要的是一份能随时“离家出走”的底气。
你那点纯电信仰,在春节高速上看着充电桩前排着的长队时,连个屁都算不上。
我们把这“鲲鹏”拆开瞅瞅,挺有意思的。
它体内揣着一块大到吓人的63.3度磷酸铁锂电池,这容量,都够给某些紧凑型纯电小车当“移动充电宝”了。
有了它,小鹏X9在四百多公里的范围内,就是一辆如假包换的纯电爹,日常通勤买菜,你完全可以忘了加油站长啥样。
这是小鹏给自己“纯电贵族”身份留的最后一丝颜面,证明祖上阔过。
可这套系统的鸡贼之处,在于它还藏了个后手:一台1.5T的发动机和一个足足60升的大油箱。
这发动机不掺和开车的事儿,它的天命只有一个——在电池快要嗝屁的时候,认命地启动,像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烧油发电,给电池续命。
这是一种天才的妥协,也是一种精明的背叛。
当然,我知道,网上那帮“原教旨主义者”已经磨刀霍霍了。
拖着个发动机和油箱到处跑,还谈什么效率?
这2750千克的整备质量,比两台飞度加起来还沉,简直就是“行走的大象”。
馈电状态下油耗多少?
这个问题,在11月6日的发布会上,何小鹏要是敢含糊其辞,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了。
但这事儿吧,你得这么看。
商业世界里,活得最好的,往往不是那个最完美的,而是那个最懂人心的。
小鹏这次算是把MPV用户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他们卖的已经不是车了,卖的是一种“安全感冗余”,一种近乎奢侈的“反焦虑”产品。
它让你彻底告别选择困难症,既能享受纯电的丝滑,又能拥有燃油的从容。
这让我想起当年玩命守着塞班系统的诺基亚,死活不信一块玻璃能取代物理键盘。
结果呢?
被苹果一巴掌扇回了芬兰老家。
有时候,打败你的,从来不是什么敌人,而是你自己的固执。
何小鹏今天的这一低头,虽说有点晚,但总比一条道走到黑强。
所以啊,11月6日那个晚上,大家别光盯着车看。
你们要看的,是一个曾经的骄傲少年,在被社会毒打了几个轮回之后,是如何擦干眼泪,收起情怀,变成一个更成熟,也更可怕的成年人的。
这场戏,明面上是说给消费者听的,暗地里,怕是隔空喊话给李想听的:“兄弟,你看,你那套玩法,我不仅学会了,而且,我能玩得比你更绝。”
这下,牌桌上可热闹起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