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魏牌高山 7 正式上市了,仅有一个版本,售价 28.58 万。选装配置有 8,000 元的双实体按键悬浮式零重力座椅和 2,000 元的铝合金多幅溅镀轮辋。
这是一台中大型插混 MPV,也是全新高山家族中售价最低、尺寸最小的一款。
这款车原本计划与高山 8、高山 9 一起在今年 5 月亮相,但由于涉及配置调整等原因,高山 7 选择了延期,直到今天才正式走到台前。比起已经上市的两款更偏商务的车型,高山 7 更像是为家庭用户量身打造。
根据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CCRT)最近发布的数据,2025 年上半年中国 MPV 市场总销量约 50 万辆,同比增长约 13%。在这个总量中,新能源 MPV 的渗透率已经突破 66.5%。也就是说,MPV 细分市场里,新能源已不再是稀罕品,而是正在成为主流选项之一。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 MPV 的诉求也在变化。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不少用户希望新能源 MPV 能兼顾通勤、假期出行和日常城区载人载物的混合场景。
这些变化也带来了新的考验:续航不能焦虑、动力要跟得上、智能座舱要好用、辅助驾驶要靠谱。如果一款 MPV 在这些核心环节上体验不到位,就很难在产品趋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今,打磨多时的高山 7 终于走到台前,它能满足这些不断升级的期待吗?
「每个人都有好位置」的移动大客厅
高山 7 的外观设计延续了高山家族一贯的风格语言,大尺寸直瀑式镀铬格栅、平直的车顶线条,辨识度不低。不过,它并不是一个尺寸缩小版的高山 9,而是通过对比例的再调配和细节的收敛,明确了回归家庭的定位。
今天的发布会上,魏牌 CEO 冯复之介绍了高山三款车的区别:高山 9 是宜商宜家的旗舰车型,高山 8 为大家庭而生,今天发布的高山 7 面向的更多是年轻家庭。「高山 7 和 8 的关系就像 iPhone Pro 和 Max 一样,核心功能差不多,尺寸不一样。」
从尺寸上来看,高山 7 的长宽高为 5,045 / 1,960 / 1,900 mm,轴距为 3,085 mm,采用了 2+2+3 的七座布局。高山 7 的车长相比高山 8 缩短了 230 mm,但轴距变化不大,只减少了 60 mm,既保留了车内空间的宽敞性,也提升了城市通勤场景下的灵活性。
高山 7 面向年轻家庭,目标是做出「每个人都有好位置」的移动大客厅,所以在空间舒适度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空间表现上,高山 7 的轴长比达到了 61.1%。纯平地板+前后共轨设计让第二、三排座椅可以灵活滑动,轨道长度达到了 1.84 米,三排闲置时还能一键放倒,拓展后备箱空间。三排腿部空间最大能达到 1,285 mm,乘坐姿态更加接近前排,避免了膝盖顶座椅的尴尬。第二排是双独立座椅,支持电动腿托、通风加热、可选装零重力按摩座椅,还配置了可调节角度和长度的双活动扶手。
另一个细节是第三排配备了同级少见的大尺寸侧窗,单侧窗面积有 0.365 ㎡,提升了视野,也减少了后排乘客的压抑感。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高山 7 的表现维持了比较高的水准:标配 23 个扬声器(含主驾头枕音响)、12.5 L 车载压缩机冰箱(调节范围 0-50℃)、二三排遮阳帘、三温区自动空调、负离子空气净化等。冰箱分上下两层设计,可以放下十几瓶饮品,满足长途出行全员使用需求;所有扬声器均采用稀土强磁磁铁,峰值功率 2,440 W,跟高山 8、9 保持一致。
MPV 也能灵活操纵吗?
人们对 MPV 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大块头、转弯慢、停车难,尤其在城市通勤、狭窄道路、或新手驾驶者眼中,这类车很难与灵活挂钩。但高山 7 试图用一整套底盘和三电配置,让灵活性这件事不再是 MPV 的短板。
首先是三电架构上,高山 7 搭载了超级 Hi4 四驱电混技术,动力系统最大功率 337 kW,最大扭矩 644 N·m,相当于燃油车 V8 发动机的动力参数。零百加速时间满电为 5.7 s,馈电状态下也能做到 5.8 s,在 MPV 车型中已经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这种动力输出,在实际驾驶时体现在起步轻快、并线果断,哪怕是满载状态下,起伏路段和高速超车也能做到随叫随到。
为了让这台超过 5 米的车更易操控,高山 7 搭载了更轻量化、更耐腐蚀的全铝悬架。此外,转向半径的控制也是一大亮点。高山 7 的转弯半径只有 5.6 m,转向角度 34.6°。此外,高山 7 上还有一个灵动转向功能,冯复之在发布会上介绍,这个功能相当于给内侧车轮轻轻踩一脚刹车。
续航方面,它也试图把纯电通勤和长途出行两手抓:搭载 44.28 kWh 的电池,WLTC 纯电续航 172 km,基本能满足一周上下班不充电。WLTC 满油满电续航 945 km,能覆盖从城市通勤、接待客户到全家自驾游等多个场景。
安全方面,魏牌高山 7 的车身高强度钢占比 81.96%,A、B 柱集成了 2,000 MPa 的高强钢,车顶承压 12 吨,这样在侧翻时,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员舱乘客安全。高山 7 的电池包共通过了包括挤压、冲击、震动、底部球击、热失控、过充过放等在内的 89 项测试,提前满足了 2026 年执行的新国标。
另外,高山 7 还有长度 3,107 mm 的侧气帘,充气体积超过 110 L,能够实现 6 秒保压,对乘客的保护时间更长。
总体来看,全新高山 7 的产品表达非常直接,动力强、续航长、转弯更灵活、还能开出 SUV 的驾驶感,再加上一整套全场景安全配置,它的目标用户群显然不仅是传统的家用 MPV 用户,更是那些对驾驶体验有要求、希望一车多用的家庭与企业用户。
激光雷达加持,智能化不打折
高山 7 在智能化上的配置,延续了高山家族的风格,补齐了不少过往 MPV 在智能体验上的短板。
智能驾驶部分,高山 7 标配了激光雷达等 27 个辅助驾驶传感器,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功能。配合灵动转向功能,有效提升了MPV的驾驶便利性。
另外,魏牌新能源全新高山 7 的泊车辅助功能支持 200 多个车位类型,还能支持自定义泊车,车位识别成功率达到了 96%,辅助泊车成功率达到 95%,对于车长超过 5 米、轴距接近 3.1 米的 MPV 来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MPV 停车难的痛点。
相较传统的 MPV 而言,高山 7 的语音和泊车系统在体验上也更进了一步,已经具备了很大程度的实用性,不再只是聊胜于无。
高山的车内交互逻辑也在改进。高山 7 中控和副驾均为 15.6 英寸 2.5K 屏幕,后排 17.3 英寸 3K 分辨率的屏幕是标配的,这在 30 万价位的 MPV 中是非常少见的。
在驾驶信息的显示上,高山 7 延续了魏牌一贯的精细化思路。液晶仪表为 12.3 英寸 2K 屏,反射率只有 2%,即使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依然能清晰显示关键信息。
HUD 采用了长城自研的 Coffee SR-HUD 技术,具备 26 英寸的成像尺寸和 4 米的成像距离,分辨率达到了 1,440 × 480。除了基本的导航、车速、ADAS 状态等常规信息外,它还支持极简、地图、环境和全信息等多种显示模式,驾驶者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切换。在行驶之外,系统还提供影院模式和歌词模式,兼顾日常驾驶与娱乐休息场景,让驾驶信息与氛围体验在一块屏幕上完成转换。
总体来看,从用户视角出发补全短板,是全新高山家族在产品定义上的最大转变。
作为高山家族中尺寸最小、价格最低的车型,高山 7 没有妥协核心配置,反而在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等领域做到了同级领先的水平。无论是家庭用户、通勤场景,还是对 MPV 有智能化需求的年轻一代消费者,高山 7 都展现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此外,自 5 月份长城喊出「为用户而改变」的口号,除了核心配置,魏牌也在服务体系的完善上做了不少努力。比如 5 月份时,魏牌就承诺要建立西部服务保障线。到现在,魏牌已经在青藏线、川藏线、青甘环线上建立了 35 个护航驿站,服务了 3,135 位用户,提供了 617 次道路救援。
魏牌还承诺,城区主干道 2 小时到,再偏远的地方,6 小时必到。
从价格体系、使用体验,到服务网点,这些动作的效果仍然需要市场验证,但可以看出,魏牌正在通过更贴近用户的方式,完善自身在 MPV 赛道的布局,一步步建立跟用户之间的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