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逆袭?问界M7雷达矩阵配置公布,细节背后有玄机
01 外观很能打,细节里藏猫腻
我这两天逛车展,正好碰到AITO的销售在那儿吹全新问界M7的外观。
刚好,我们编辑部有小伙伴看上了这个新款,说啥都让我给点建议。
其实外观这种事,说白了就是第一印象。
全新问界M7确实用了家族式设计。
那星环双翼大灯亮着,贯穿式的星翼灯带乍一看显得挺科幻。
后面的隐藏式雨刷和贯穿尾灯,看着也很整齐,就是实际用起来有没有坑?我得琢磨一下。
半隐藏式门把手,说是安全+低风阻。
但我自己有过一次冬天,手都冻僵了,半隐藏门把手还卡住,门开不开。
实际体验,有时候还真没普通门把手顺手。
顺便插一句,这年头轮毂尺寸越做越大。
问界M7这回主打21英寸玄曜运动轮毂。
视觉冲击力是强,就是轮毂胎换起来,价格不便宜,大家买之前自己心里有数。
配色还蛮讨巧。
纯黑、纯白,还有新推出的珊瑚红,想走个年轻路线。
而且还能选黑曜套件,光听名字就挺带感。
02 雷达矩阵,卖点还是噱头?
销售一直在强调这车有‘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矩阵’。
我简单查了下官方资料,是没错。
但说人话就是,这种雷达理论上可以给智能驾驶多一层保险。
2颗4D毫米波角雷达加上1颗后向固态激光雷达,数据上听着挺高端。
还说新车前后都有智驾小蓝灯,看着挺炫,其实就是告诉你车辆在智能驾驶状态。
有个问题很多人没注意。
雷达多,智能功能强,理论上是好事。
但实际路面上,4D毫米波雷达还要看后期软件和硬件融合。
我陪朋友修过一次同类车型,4D雷达挂了,可修起来就不是普通维修价。
有些新势力品牌,智能驾驶升级太快,经常一个OTA推送,老款硬件就落伍了。
大家别光看配置表,自己要问清楚后续维护、成本、能不能OTA升级。
有些反人类设计,真能让你泪奔。
03 动力、座舱,升级了还是营销话术?
动力这块,问界M7是增程、纯电都有。
五座、六座配置也都备着。
据说尺寸更大,轴距更长。
但我个人认,空间感这种体验,现场坐一圈才靠谱。
有些厂商参数写得天花乱坠,结果你进去一坐,膝盖顶着下面,完全没用。
这次有望配备华为ADS 4智驾技术,还有鸿蒙座舱5.0系统。
前一代是ADS 3.0,鸿蒙座舱加NAPPA真皮和零重力座椅,综合续航1300km。
其实续航是纸面数据。
增程式这玩意儿,我自己在冬天用过。
油耗和电耗哪个大,你最好自己测一测。
鸿蒙座舱倒还行,操作流畅。
不过有车友吐槽,部分应用生态还偏少。
有时候车机更新了,有些功能又突然消失。
04 价格和销量,到底划算不划算?
新车起售价26万。
旧款24.98万。
你要非比价格,其实也就是2万块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问界M7旧款交付了19.59万辆,直接成了新势力年度销冠。
这一点我还挺认可。
销量代表口碑,也连带服务网络和维修保障靠谱一点。
但前提还是那句话,买新潮技术配置的,千万要提前研究后期维护和升级。
最新技术更新得很快,有车主去年刚买,到今年发现新款又多了新功能,心里非常膈应。
买车这玩意儿,贪新鲜就要接受后续‘被升级’的无奈。
05 关于尺寸,你别只听厂家的
这车尺寸说是更大,轴距也更长。
但我去4S店看过,总觉得‘数据大’≠‘空间大’。
打个比方,有些车型账面数据爆表,结果后排拐角一坐,膝盖顶座。
实际体验还是得试乘试坐。
别让厂家参数牵着你鼻子走。
06 最后再唠两句避坑经验
选智能驾驶的,切记看清楚雷达配置后,问问:出现小毛病,维修怎么操作?价格多少?
门把手、轮毂这些外观设计,真别只图新鲜。
冬天门把手卡住,换轮毂又贵,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至于鸿蒙座舱,有升级空间,但别迷信它能一夜之间变得无敌。
最好还是自己去试驾,问下用过的车主。
买车这事,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真的很简单。
眼里只要看见‘好用、省心、安全’,其他的,都是营销。
你别只看销量和配置表,选一个能让你每天都顺心的,才是真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