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我们越来越难分清车和“人”了?过去买车,无非就是个代步工具,能跑就行。现在买车,很多人第一句话不是问动力,不是问油耗,而是问——“你的车是人工智能的吗?”

为啥突然都盯上了“AI智舱”?技术进步很容易让人激动,但咱不能光看表面。想想啊,每天在路上堵车的时候,或者出门旅行自驾的路上,哪怕和朋友、家人一起,很多时候其实大家都希望有点新鲜感,有个人(或者说是个“聪明的东西”)替自己安排点啥,解闷、查信息、琢磨路怎么走、餐厅咋选……这工作以前都是副驾驶干的,现在,副驾位置变成了AI了。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可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才算“AI智舱”?现在不少车也有声控,喊一句“打开空调”它能开,“导航到机场”马上出路线,这就牛了吗?有点像是我们家里的智能音箱,只能一问一答,说白了还是个高级遥控器。

这可远远不够。智能不等于有大脑。AI智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得能明白“你到底在想什么”,甚至在你话没说全的时候、你还没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TA就能帮你安排到位。就像老友在你皱眉的时候递上一杯冰水,这才叫“懂你”。

这个“懂你”,说到底就是所谓的“深度思考”。这玩意儿常人未必懂技术细节,但打个比方,咱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不是单一指令,而是有连贯逻辑的——你问“咱吃点啥?”可能心里其实想的是“能不能来点健康的、低脂肪的”。普通智能只会推荐周边餐馆,但“深度思考”的AI,会记得你前几天刚说过“准备减肥”,于是它优先推你去那些轻食店,甚至体贴地帮你看看哪家口碑好、排队短。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那为什么“豆包大模型上车,上汽荣威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啥深意吗?这事儿表面是个科技新闻,细想其实有三层道理。

首先,咱们这些年的AI发展,吹得天花乱坠,但最难的地方一直是——怎么从“会答题”变成“懂场景”?豆包这个名字很多人听过,数学考高分、逻辑推理强悍,网上都叫它“学霸”。可“学霸”能不能做生活助理?这需要它从各种对话、各种杂乱无章的提问里,真正提炼出“核心需求”,就像一个懂你的小棉袄,这与普通智能的区别天差地别。

而车——恰恰是最适合“懂你”的场景。你会在车里闲聊、抱怨、临时改路线、家长里短;这时如果AI还能连起来记得住你说了啥、关注你的状况,还能照顾全家、甚至哄娃(讲故事不稀奇,还能主动调环境、降分贝、按时关窗),这才是真的“成精”了。

咱再看荣威,为啥豆包愿意首站给它?不是随便选的。荣威这两年在数据上可以说积累了相当大基础,用户多、车型广,代表的是普罗大众日常的、真实世界的复杂需求,这就给AI升级提供了“场地”。再说,荣威整套车控技术、开放接口很全,是全国车企里“能做到啥都能被AI控制,啥新功能都能试水”的那几个之一。对AI来说,也需要这样“有数据+会合作+敢尝鲜”的平台落地,不然成天在办公室里算论文、做高考题,功能再强也憋坏了。

最后,说点本质的: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99%的人其实并不在意底层算法有多牛叉、GPU有几个核,他们只关心——我的生活是不是变得更轻松了?比如你早上开车去公司前,AI已经根据你昨天讲过的烦恼,自动帮你调节车内氛围灯、推荐个励志音乐,甚至主动避开早高峰路线。一天结束你累了,AI能不能咕噜一声提醒你晚饭别吃太油腻,还能顺带根据上次家人包饺子的反馈,推荐条回家路线途中顺路买菜。你要的,是贴心,是生活的“减负”。

人和机器的关系正在悄悄生变。从前我们被科技裹挟,总觉得自己是工具的奴隶,学智能手机、适应新操作系统。现在,智能车、AI大模型反倒成了“懂事的朋友”,你一张口,不用费尽心思找措辞,不用担心说错话它不领情,甚至不用你张口,它已“看色识人”给你安排妥妥。

这个变化,其实是中国智能大模型真正与老百姓生活融在一起的转折点。就像前些年的互联网让信息触手可及,现在的AI下场,是让各种老底子的生活烦恼,变成AI自己的待办清单。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当然,有人会担心,AI大模型上车是不是意味着隐私更难守?会不会太依赖机器活得没主见?说到底,这事最终还是要靠监管、技术双保险,同时也靠我们对新事物多一分警惕、三分包容。你用得舒服,它懂得适可而止,就如同好朋友一般,知道啥时候主动帮你,啥时候该闭嘴装傻。

说回来,AI智舱、深度思考这类看似技术名词的东西,真到了生活里就是一句话:“懂你更靠谱”。人性、习惯、细节、情绪,这些东西才是车企厮杀“智能”本领的真牌面。荣威+豆包,迈完这一步,其他车的AI恐怕再不肯只做个“听话的小工具”了,都得跟着卷起来,真正学会“把人当人”地相处了。

到最后,其实咱们得明白,车早变成了生活空间,能把科技做得不让你烦、不让你累,还能让人时刻觉得“有贴心人在身边”,这样才值得花钱升级,才是下一波革命。而AI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许会越来越像一场生活里的舞蹈——它不是来替代你、也不是要控制你,而是陪你配合,找准那个节奏,一起把日子过成诗。

AI智舱走进车内,荣威联手豆包,智能体验变贴心-有驾

所以,下次你再选车,别只看马力和智能屏,更要问一嘴:“这AI,真的像朋友一样懂我吗?”说白了,科技再先进,能让老百姓最后一句话都是——‘真有用,贴心!’这才算没白进步。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