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限速25码还是15码?无脚蹬会否超标被罚?新规解读来了

现在才知道,电动车究竟限速15码还是25码?拆掉脚蹬子算超标吗?

哎,各位老铁,最近是不是发现马路上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规矩”了?以前咱们骑车,那叫一个风驰电掣,现在倒好,动不动就听到“嘀嘀嘀”的提示音,搞得跟被交警盯着似的。这不,我一哥们儿刚买了辆新国标车,兴冲冲地去上牌,结果被工作人员一句话给整懵了:“你这车没脚蹬子,不行啊!”他当场就懵了:“不是说新国标都取消脚蹬子了吗?”这事儿一出,群里炸了锅,各种说法都有。电动车到底是限速25码还是15码?拆了脚蹬子到底算不算超标? 这些问题,简直成了咱们这些“电驴”一族的“灵魂拷问”。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事儿,保证让你以后骑车心里有数,不再一头雾水。

电动车限速25码还是15码?无脚蹬会否超标被罚?新规解读来了-有驾

先来说说这个让人头疼的限速问题。25码还是15码?这数字搞得我都有点选择困难症了。其实啊,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说。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速度都不超过25km/h。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25码”限速。也就是说,厂家生产的车,从设计上就不能超过这个速度。你买的新车,出厂时就是被“锁”在25码的。但为什么路上总有人说15码呢?这就要说到另一个规定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km/h。 瞧见没?一个是车辆的设计上限,一个是道路行驶的法定上限,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好比你买了一辆最高时速能到200码的汽车,但你在城市道路里,限速标志写着60码,你总不能说我车能跑200,我就非要跑200吧?那不得吃罚单?所以,咱们骑车,设计速度25码是“硬件”,但上路行驶15码是“软件”,是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很多新车超过15码就“嘀嘀嘀”报警,就是这个道理。我那个哥们儿就吐槽:“这声音吵得我耳朵都快聋了,不就是想快那么一点点嘛!”可谁让规则在这儿呢?安全第一,慢点就慢点吧,总比被扣车强。

再来说说那个“脚蹬子”的事儿,这简直是电动自行车界的“罗生门”啊!以前,脚蹬子是电动自行车的“身份证”,没它,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合规车。2018版的旧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这规定本意是好的,万一没电了,还能蹬回家,体现其“非机动车”的属性。可现实是,有多少人真用脚蹬子骑过车?除了刚买回来试骑那两下,基本都成了摆设,甚至成了“累赘”。于是,各种“改装”就来了,拆掉脚蹬子,让车子看起来更简洁、更“高级”。可这操作,对于旧国标车来说,就是实打实的“超标”行为,理论上是不合规的。但你也知道,法不责众,很多地方的交警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超速、不乱窜,基本上没人管你有没有脚蹬子。这就导致了一种很魔幻的现象:大家心照不宣地“违规”,反而成了“常态”。

电动车限速25码还是15码?无脚蹬会否超标被罚?新规解读来了-有驾

但是! 时代变了,2024版的新国标来了!新国标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不再强制所有电动自行车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这简直是广大“电驴”爱好者的福音!这意味着,以后你买的新车,没有脚蹬子,那也是合规的!各大厂家发布的新车型,清一色地取消了脚蹬子,车身线条更流畅,颜值也更高了。所以,现在再纠结“拆脚蹬子算不算超标”,就有点out了。对于新国标车,没脚蹬子是“正统”;对于旧国标车,虽然规定要装,但现实中普遍“缺失”,只要其他方面合规,一般也不会被追究。 当然,如果你特别讲究,或者所在城市查得特别严,那还是建议保留,毕竟有备无患嘛。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两个最容易被忽视,但又最容易“踩雷”的改装行为。第一个就是电池改装。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电池电压不超过48V,整车重量不超过63kg。可有些商家为了卖车,忽悠你说:“加两块电池,跑得更远,没事的!”听起来很诱人,对吧?但你要知道,这不仅是电池超标,整个车的重量也超标了。一辆超重的“电驴”,在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安全隐患有多大? 我见过一个大哥,为了跑外卖,自己加了大电池,车子重得像块砖,刹车都不灵了,看得我直冒冷汗。

电动车限速25码还是15码?无脚蹬会否超标被罚?新规解读来了-有驾

第二个就是速度改装。商家可能还会忽悠你:“我们这车可以稍微提速,解个码就行,25码太慢了,提个30、35码,问题不大。”但事实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严查超速! 比如北京,交警直接拿仪器在路边测速,超过25码,直接扣车!你说你图那几码的速度,结果车都没了,值当吗?我的建议很明确:如果就想合法合规地代步,那就老老实实买合规车,别乱改。如果你对性能有更高要求,那就去考个驾照,买辆合规的电动轻便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虽然要上牌、要戴头盔,但至少合法,心里也踏实。

电动车限速25码还是15码?无脚蹬会否超标被罚?新规解读来了-有驾

总而言之,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作为使用者,既要享受它带来的便利,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搞清楚25码和15码的区别,明白脚蹬子的“前世今生”,远离那些看似“聪明”实则危险的改装,才能真正安全、安心地驰骋在大街小巷。最后,我想问大家一句:在便利和安全之间,我们该如何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平衡点? 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