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造车,胜算几何?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扫地机之王追觅,要跨界造车了。

2025年8月28日,智能清洁电器企业追觅科技正式官宣进军汽车制造业。其宣称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

这家以扫地机器人为主业的公司,在致全体员工公开信中强调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2013年起就开始酝酿的计划。

然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淘汰赛的今天,追觅的造车梦能实现吗?

追觅造车,胜算几何?-有驾

扫地机如何变超跑?

追觅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经过十二年在清洁领域的深耕,我们已成为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第一的品牌,如今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时机’”,也就是造车。

追觅科技并非从零开始造车。

早在2024 年,以扫地机器人为主营业务的追觅科技便被曝出启动造车项目,首款车型为增程式SUV,预计2027年量产上市;今年1月,追觅科技旗下造车主体 “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下称 “星空”)注册成立,实际控制人为追觅科技创始人、CEO俞浩;工厂规划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紧邻特斯拉、宁德时代的生产基地。

追觅造车,胜算几何?-有驾

光有想法也不行,从技术层面看,追觅的跨界具备显著的可迁移优势。其在高速数字马达领域积累深厚,自主研发的20万转以上超高速马达已广泛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智能清洁等产品线。

该技术体系可服务于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驱系统,尤其是大功率、高转速电机设计与管理经验,对打造超跑级动力总成具有重要意义。依托高速马达技术,追觅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这些技术储备将直接转化为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追觅的全球市场基础——覆盖全球100余国的6000家线下渠道和3000万用户群。

这些资源可为高端汽车的品牌传播、体验交付与售后服务提供潜在支持,尤其是欧洲与亚太市场,有望成为其首批重点投放区域。

不仅如此,在团队构建方面,追觅汽车已组建起一支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的跨行业人才队伍,既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引入了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

追觅造车,胜算几何?-有驾

高风险、高难度才会有高回报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苏州,主营产品覆盖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品类。

追觅科技的创始人俞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他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始人。这份技术背景,无疑为他进军科技制造领域,包括如今的造车事业,奠定了基础。

追觅造车,胜算几何?-有驾

同时,追觅业务遍及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线下门店突破4000家。在海外多国市场,追觅表现尤为突出。

例如在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地,其扫地机器人品类屡次登顶市场占有率榜首。

2024年,公司整体营收突破150亿元,其中海外市场贡献超过8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品牌影响力和增长势头。

不光如此,追觅的激励措施在2025年夏季尤为引人注目。

据内部员工透露,公司6月份发放额外奖金超过2200万元,7月份更是接近4000万元,在过去三个月中,表现优异的团队及个人获得了高额奖励,至少有3个团队拿到百万奖金,多名员工个人拿到了6位数奖金。

追觅造车,胜算几何?-有驾

从追觅员工在社交媒体渠道上发布的截图还可以看到,2025年Q2,共有26支表现卓越的团队拿到“总裁奖-业绩突破激励”,瓜分了888万现金,另有75位员工拿到“总裁奖-直升机奖”,并人均加薪1.2万/月。

如此高额且广泛的奖励,在行业内并不常见。

现如今,头部车企加速扩产、降价、出海,中小玩家不断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

这个时候追觅选择造车,除了技术上的跨越,还要有够厚家底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此时追觅仍选择入局,说明企业期待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不过,高风险、高难度才会有高回报。

追觅计划用两年时间走完传统车企数十年的路,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

或许,追觅的豪赌,可能成为中国智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典范。

追觅造车,胜算几何?-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