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

去年春节回老家,我开着新买的电动车进了村口。几个蹲在墙根晒太阳的老叔一见我就乐了:“哎呦,这铁疙瘩爬坡能行不?别半路卡山腰上!”这话说得我哭笑不得——他们哪知道,现在的新能源车可比村头王大爷家拉玉米的拖拉机还有劲儿。

其实村里这两年日子红火得很,家家门口停着十来万的车,独门独院里装充电桩比城里还方便。可放眼望去,清一色的燃油车,偶尔见到辆绿牌车,准是城里回来过节的年轻人开的。乡亲们嘴上都说新能源车省油钱,可真掏钱的时候,手指头还是往燃油车的方向盘上戳。

第一怕:这铁疙瘩能爬坡?

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有驾

去年隔壁李婶买了辆“老头乐”,说是新能源车便宜又好开。结果有次去镇上赶集,遇到个三十度的斜坡愣是上不去,最后还是靠赶驴车的老张头给拽上去的。这下子村里传开了:“新能源车见坡就跪,还不如咱家三轮车!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正经的新能源车早不是那个水平了。上个月我带表弟试驾,他开着辆双电机四驱车,在我们村最陡的碎石坡上愣是玩起了弹射起步。2吨重的车“嗖”地就蹿上去了,把后面跟着看热闹的二叔惊得直拍大腿:“这劲儿头,比村东头老刘家新买的那台柴油皮卡还猛!

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有驾

数据最能说话:现在十五万左右的电动车,马力普遍比同价位燃油车高出50%。就像县城新开的驾校,教练车全换成了电动车,为啥?起步快、爬坡稳,新手学员开着都不容易熄火。

第二怕:省下的油钱不够换电池?

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有驾

前院赵叔是个精打细算的主儿,他给我算过一笔账:“买新能源车是省油,可要开个三五年换电池,省的钱不都搭进去了?”这话听着在理,可细琢磨就有问题——现在的电池早不是当年的“娇气包”了。

跑县城到省城专线的张师傅最有发言权。他的电动大巴跑了28万公里,电池健康度还有82%。按他话说:“就跟手机电池似的,现在技术好了,只要别天天把电榨干,耐用着呢!”更别说厂家普遍给的8年质保,足够覆盖大多数人的用车周期。

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有驾

还有个鲜活的例子:镇上快递站去年换了六辆电动货车。每天跑200多公里,两年下来最狠的那辆车跑了14万公里,算下来每公里电费才7分钱。站长老王扒拉着算盘说:“要是烧柴油,这两年得多花十来万!

老乡们不知道的新变化

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有驾

这两年农村悄悄冒出来不少“共享充电桩”。村口小卖部王阿姨在自家院子装了快充桩,既能给自家电动三轮充电,还能收过路车的充电费,一个月能多挣千把块。镇上的供电所也搞起了“充电地图”,哪个村有桩、啥时候空闲,手机上一查就知道。

更别说那些能加油能充电的混动车。我堂哥买的插混SUV,平时在工地跑用纯电模式,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要出远门就加油,根本不用操心充电桩。他媳妇最得意的是回娘家路上:“服务区加油站排长队?我们扭头就找充电桩,反正油电双保险!

回趟老家才懂,老乡们认新能源车省钱,他们只怕这两件事-有驾

其实乡亲们最实在,你给他算清账、摆事实,心里那本账自然就敞亮了。就像村主任老马说的:“现在年轻人买新能源车就跟咱当年买拖拉机一个理——哪个省钱省心就用哪个!”眼下村里正筹划建光伏充电站,用自家房顶晒的太阳给车充电,到时候怕是燃油车真要成“老古董”咯!

说到底,新能源车进农村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替代老人机,得有个过程。但只要亲眼见过电动车拉着满车西瓜翻山越岭,亲耳听过老乡算明白十年能省八万块的账,那些曾经的担心自然会烟消云散。这不,开春以来村里已经添了三辆绿牌车,听说还有五六户人家在观望——要我说,离全村“电动化”的日子,真是不远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