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差点被一辆新出厂的宝马X1挤到路边去,心想:这车开起来真是轻快,但操控感比起我熟悉的GV70运动版还差点意思。
我翻了下最近的行车记录,估算一下——GV70运动版手动试驾,大概跑过200公里,百公里油耗维持在12L左右(这估算偏多,样本少),主要在市区开开,平时上下班基本不超速。传动方面,啊,动力调校还是挺线性的,就是起步时有点线性疲软,不过一踩油门就横冲直撞,是有那劲的。
对比另一个同价位的中型豪华SUV,我当下最直接的感觉:捷尼赛思的车,坐在里面,真的是安静又有感觉。这车我试过G90、GV80,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感觉每次坐进去都像拿到一份高端防伪标签。但它的操控线条没有BMW那些什么精准打击感的灵敏。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是否因为车宽、车重加上悬架设定?还是品牌调教更偏舒适?(这段先按下不表)
开到一半,我发现自己惯性问:新款的动力到底怎么回事?记得我晚上跟同事吹牛,他说你看GV70动力加持了,绝对不输,可是我心里还是有点疑问。后续回头看新闻,官方说新动力系统,调校得更有力,6.1秒破百,这是个不错的成绩(这数字估算,实际可能偏差点)。但实际驾驶时,感觉到加速线性,没有那种轰的推背感,可能跟调教有关,毕竟它的底盘还是偏舒适。对了,电动版490马力,我没办法直观感受到,但感觉提速没那么猛,倒像是一杯稳稳的冲击。
供应链的事情,说白了就像做饭:你要面,对方要料,最终菜肴还是要靠配料新鲜。记得前几天和维修工聊,他说:新电池从厂里出来,得经过装配线的打磨,才能保证续航和安全。反正我觉得这过程就像每次换个零件,实际上其实没那么复杂,但每一层的工艺都决定了最终体验。比如电池容量,从77.4千瓦时涨到84千瓦时,续航能多跑多少?官方还没公布具体数字,但你要猜,或许能多跑个30%左右?(这估算不太可靠,样本只有一点点)
这里还得提一句:我一直在想,三大选择:燃油、纯电、增程。到底哪个最适合我?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有个朋友说:油车就稳,电车更环保。但实际用起来,电车的充电便利性和续航焦虑,还是让人犹豫。其实我觉得,从日常出行角度,84千瓦时的续航,加上快充技术,应该基本够用,尤其城市通勤和周末出游。只是,长途,一旦遇到充电站少的路段,又得开始规划。
说到这,我突然问自己:如果不用纯电,看似油车还会死灰复燃吗?——其实我有点猜测,不太确信:未来可能会出现像特斯拉那样的超级充电网,电动车变得像吃饭一样方便,或许会让油车的优势逐渐被蚕食。没细想过这个猜测是不是合理,只是脑海一闪。
再说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上次试驾时拍的那个转向灯的开关,感觉比以前任何一款车都顺滑,咔哒一下就到位。真不愧是高端车,细节不到位,怎么看得出用心?这块碳纤维饰板,手感真不错,也让我想起某个兄弟调侃:你不能只看技术参数,细节上的差别才是真功夫。
安全配置这块,捷尼赛思每次都敢标新立异。8个气囊、主动降噪、侧向泊车辅助……你会不会觉得后座司机会跟你说:是不是装得太全了?但说实话,安全感这事,不就是在你最慌的时候那一瞬间给你缓冲?
我还在想,开这车究竟有没有什么无声的好处?很多时候,汽车的质感和稳定感,让人不自觉变得放松。是不是这是品牌的调调——帮你少点烦心事?但我也问自己:这些技术,真能让开车变得更简单吗?我倒觉得最重要的,还真是用的顺手。
偏偏安全体验后,最能打动我的是那个主动降噪。以前还没关注过,觉得噪音对开车心情影响明显,但像捷尼赛思这样做,让我觉得整个驾驶感都沉了一点。反正,安全、舒适、操控、动力……每个方面,都是你我都想要的。
这是一辆用心做的车?还是只是一份高端的标签?其实我知道,不能单靠高光亮点决定一款车的全部,真正能打动人的,总是那些恰到好处的小细节。
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时常在脑海中打转:下一次买车,到底会不会选择这个品牌?还是会试试别的?其实没那么复杂——只是,每次坐在这车里,总会觉得,多点耐心,总会遇到那辆最适合自己的车,其实就在不远处,等着被发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