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亿人民币,听着像天文数字,但在拜腾这出戏里,它就像撒进了无底洞的沙子——没影儿,也别想捞回来。
南京江宁开发区那座本来承载着“中国特斯拉”梦的工厂,现在倒成了杂草的天堂。
走进去,连蚂蚁都嫌弃:这地方没人打理,比荒废还彻底。
你知道吗?
2018年买的一辆高尔夫球车竟然能拍卖出九千多块,这价格几乎成了“纪念碑”。
想当年,人们口中那个“造车新星”,资本和年轻人眼里的下一个传奇,如今却只剩一地碎片和满仓债务。
这反差感,简直比电视剧还刺激。
说到拜腾,这名字怎么听都带点未来科技感。
但现实往往给人当头棒喝:烧光八十四亿人民币,却连台量产车的影子都没见过。
这钱到底去哪儿了?
坐稳,我慢慢跟你掰扯。
先回溯到2017年,那会儿他们刚冒头,全身上下是创业的小激动和狂热气息。
媒体把他们吹得天花乱坠,“中国版特斯拉”的标签甩得老远。
南京政府也不吝啬,上门送了一套大礼包:1200亩土地随便用、前三年免税、水电全包……拿这样的条件去开店,你肯定以为生意要火爆得飞起吧?
可惜,好景不长。
他们创始团队分布两边,一个蹲硅谷,一个扎香港,隔海相望。
不怪员工抱怨,要问题解决等个礼拜才有回应,“远程指挥”变成“远程等待”。
再说副总裁29个!
对,你没看错,是二十九个!
同行业平均三四个足矣,他们硬生生堆出了十倍数量。
我脑补会议场景,那画面怕是群龙无首,大佬们各自唱独角戏。
更魔幻的是资金使用方式。
一张烫金名片成本上千元,不是复印纸,而是真金白银砸出去;德国来的高管零食柜塞满价值5000万进口巧克力——这糖果吃完产品啥时候出来?
CES展会上空运展示车花30万,一辆顶级特斯拉能买三台这么算账,还外包启动系统给博世,被坑近亿元……业内朋友直接翻白眼:“同样的钱20套设备轻松拿下!”
这是在嘲笑认真做技术的人还是自己傻呢?
2020年的某一天,当工厂突然断电时,那声音响彻整个行业,就像丢下一颗重磅炸弹。
他们不仅工资拖欠山积如塔,更陷入股权纷争,让南京政府不得已请富士康来救急。
然而半年过去,各方叫嚷声此起彼伏,只剩下一堆冰冷账目、负债缠身,还有那些无人问津的专利资产。
曾经站台的大哥央视也忍不住发话:“八十四亿打水漂,一个合格车壳都难觅踪迹。”
如今,这片废墟估价不过最初十分之一,多年来保洁公司苦追不到两百万欠款。
当年的梦想破灭后,无数年轻人憧憬进入拜腾工作,如今只能叹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常想,一家公司如果把精力放在烫金名片和糖果派对上,而不是埋头研发产品,那么失败就是迟早事儿。
这背后的病根,不只是管理混乱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文化上的浮躁与虚荣,高层膨胀压垮基层执行者,无异于自毁长城。
如果现代社会还有什么致命软肋,大概就是这个毛病了。
从战略视角来看,拜腾犯的错误其实不少,可规模之大让人大跌眼镜。
本该集中资源冲击核心技术,却迷恋官宣包装、大手笔炒作假象。
我甚至怀疑,这是集体精神鸦片,希望靠炫耀引流投资,以期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市场终究不会被漂亮泡沫骗太久,说到底消费者看的是质量,是性能,是服务体验,不是谁家的宣传语喊得震天响。
换个角度瞧,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正处于风口浪尖,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巨头厮杀激烈,新秀若盲目扩张、不踏实干活,很容易栽跟头。
而地方政府拼命招商引资时,也需擦亮双眼,否则公共资源可能被少数项目吞噬殆尽却收效甚微。
这件事敲醒大家一句话:经济发展不能光靠补贴撑腰,也不能玩资本游戏炒泡沫,要搭建健康生态,引导创新真刀真枪落地才靠谱。
内部治理混乱更添乱局,高管人数庞大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使决策效率低下甚至内耗加剧。
同时,对供应商态度粗暴,比如外包博世启动系统被骗一亿元,从侧面映射专业判断不足与风险控制漏洞。
此外奢侈零食预算暴露领导层价值观偏差,把宝贵资源糟蹋掉,而普通员工不仅工资拖欠,还背负沉重精神压力和职业前路茫然,看着心疼又愤怒。
有人或许替拜腾辩解,说他们敢闯敢试,是青年才俊挑战传统汽车工业壁垒;但勇敢必须带点脑子,没有深厚技术积累,没有严密执行体系,仅凭资本狂欢撑不起宏伟蓝图。
所以这里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倒闭,更是一堂创业精神如何正确落地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不可逃避的一面镜子:
别被浮华蒙蔽,每一步脚踏实地,每分钱掰开揉碎花,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拼!
顺带提一句,有点类似桥段最近娱乐圈屡见不鲜。
有明星晒豪宅炫富赚流量,可私生活复杂财务紧张;网友则爱戴放大镜,总盯别人芝麻忽略自家西瓜。
在这种环境里,我们越发需要擦亮双眼,看穿表象,用理智分析现实困境,从中学经验教训。
你怎么看?
这样的大坑还能躲开吗?
欢迎留言吐槽,我们一起扒扒新能源圈那些藏着血泪史的故事,以及商业世界的不讲情面的残酷法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