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一到长假,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的新闻,就跟大姨妈一样准时,甚至比大姨妈还汹涌。什么“睡醒一觉还没轮到我”,什么“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这些都不是新闻,这应该是每一个新能源车主在按下付款按钮前,就必须签署的《赛博朋克受难协议》里的第一条。
这整件事的荒诞感在于,所有人都表现得特别惊讶,好像这是第一次发生一样。但它就应该发生。它就是新能源车这碗饭里,最不可或缺的那颗老鼠屎,有了它,味道才对。我愿称之为“假期限定款大型行为艺术”,所有堵在服务区门口,眼巴巴望着那个绿色充电枪的车主,都是这场荒诞剧的核心演员,而且是自带盒饭还付了钱的那种。
为什么说它就应该发生?因为我们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了。你以为大家是在做蛋糕?错了,大家都在掀桌子。核心思想就一个:“我活不好,你们谁也别想过安生日子。”每一个车企都在用闪电战的模式,把一个个配置高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电动爹,以一个几乎不要钱的价格,硬塞到你手里。然后呢?然后不归我管了。
他们不是在卖车,他们是在向全社会输出“麻烦”。卖出去十万台车,就等于给高速公路系统增加了十万个移动的“电量焦虑放大器”。至于服务区的能量奶瓶够不够用,那不是车企要考虑的问题,那是国家电网老师需要操心的人生大事。这就叫发疯式竞争,先把难题制造出来,然后把解决难题的压力甩给别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没有过渡地带。
你以为那些车企的PPT上写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800V高压平台”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天真。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本质上和“蹦迪模式”、“车载KTV”一样,都是用来让你在销售中心当场高潮,然后忽略掉“这玩意儿出远门咋办”这个核心问题的麻醉剂。真正的技术试金石,从来不在实验室里,而在国庆期间的京沪高速黄栗墅服务区。在那里,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你的激光雷达有多牛,而在于你能不能精准预判隔壁那台增程车里的大哥会不会因为无聊下车抽烟,顺便跟你唠五块钱的。
讲真,我一直觉得,全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老头乐”。只要马路上还有一个不讲武德、走位飘忽的老头乐,你所有的算法都得推倒重来。同理,只要还有一个假期,所有人都跟三体人听到“不要回答”一样,不受控制地涌向高速,你修再多的充电桩,都会被瞬间挤爆。这不是个工程学问题,这是玄学。
说到玄学,就不得不提品牌信仰。很多人觉得,都堵成这样了,还有人买电车?诶,你这就没悟透。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堵在路上4个小时,他会觉得这是“甜蜜的烦恼”,是“通往未来之路上的小小考验”,他甚至会发个朋友圈,配文“在路上,充个电,感受时代的脉搏”。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真正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堵车算什么,充电算什么,这都是为了维护信仰必须付出的代价,是通往耶路撒冷路上的修行。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我太懂那种感觉了。你坐在车里,看着电量从15%掉到14%,那一瞬间,你脑子里闪过的不是续航里程,而是你这半辈子的得失,你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不买个混动。你的车不再是什么未来科技的结晶,它就是一个通了电的铁皮盒子,一个随时可能把你囚禁在高速路上的不动产。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那种绝望感是真的。
所以你看,车企把车卖给你,告诉你这是未来。专家站出来,告诉你这是“潮汐现象”,是“阶段性挑战”。高速公路开始升级充电桩,搞什么超级快充,好像一切都在向好。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但问题的核心是,他们在用一个理性的、工程学的思维,去解决一个非理性的、社会学甚至是生物学的问题。
这就好比什么呢?好比你在玩一个修仙游戏,你的人物马上面临天劫,需要海量的灵气才能飞升。结果游戏厂商告诉你,别怕,我们给你建了一个巨大的“聚灵阵”,灵气管够。你兴高采烈地去了,结果发现,好家伙,全服几百万玩家都在你渡劫的这一天,同时跑来这个聚灵阵渡劫了。灵气是多,但人更多啊!每个人分到的那点灵气,就跟压缩毛巾一样,看着挺大,泡到水里就那么一丁点。然后天雷下来了,你“啪”一下,坏了菜了,直接就G G了。
所以别再扯什么增加充电桩了,没用的。这根本不是桩多桩少的问题,而是人太多,假期太集中的问题。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神看了都得绕着走。这破事儿就该这么烂下去!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觉得不是技术,是心态。是所有新能源车主,都必须从内心深处接受一个现实:你的这台电动爹,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是无敌的、是完美的、是来自未来的神之座驾。但在特定的几天里,它就是个需要人伺候的祖宗。所以,最好的手段不是去服务区跟人抢那个充电枪,而是直接在后备箱里备好帐篷、泡面和充电宝,把充电的四个小时,当成一次计划外的露营。
这才是真正的与自己和解,与这个荒诞的世界和解。你不是在充电,你是在修行。就问你怕不怕?你不是在排队,你是在悟道。这才是“车圈重塑师”眼里的终极真理:当现实过于操蛋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比调整任何物理设备都来得有效。阿门。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