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咋“熄火”了?销量暴跌97%、欠60亿,政府补贴能救它吗

2025年1月,哪吒汽车国内零售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这个曾以15.2万辆年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的品牌,如今账面现金仅剩3.2亿元,拖欠供应商货款超60亿元,甚至因欠税215万元被税务局公示。曾经的“黑马”为何突然坠入深渊?

哪吒汽车咋“熄火”了?销量暴跌97%、欠60亿,政府补贴能救它吗-有驾

哪吒汽车的崛起靠的是“价格战”。2020年推出的哪吒V、哪吒U主打8万元以下市场,凭借高性价比迅速打开市场,2022年销量突破15万辆。但这种策略埋下致命隐患:电池成本上涨后,每卖一辆车亏损2.8万元,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

更严重的是,低价形象导致品牌价值固化。2023年推出的高端车型哪吒S、哪吒GT定价18-30万元,年销量合计不足2.5万辆,反成品牌负担。

二手车市场更是惨淡,哪吒V残值率从2023年的65%腰斩至32%,部分车商已将其列入拒收名单。这种“低端烙印”让哪吒汽车在小米、问界等跨界玩家的冲击下毫无还手之力——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问界销量分别达7.6万辆、4.46万辆,而哪吒汽车仅售出487辆。

哪吒汽车咋“熄火”了?销量暴跌97%、欠60亿,政府补贴能救它吗-有驾

销量暴跌直接引发供应链危机。因拖欠宁德时代2.3亿元、博世1.5亿元货款,核心供应商自2024年2月起断供电池和关键零部件,导致桐乡、宜春等三大工厂全面停摆。更雪上加霜的是,134家供应商被迫签署20亿元债转股协议,将70%债权转为股权,但剩余40亿元债务仍无着落。

资金链断裂还引发连锁反应:员工工资滞发、研发团队解散,20余家经销商围堵总部讨债;官网及APP因流量欠费停摆,40万车主无法远程控车,甚至出现“数字牢笼”现象。法院执行数据显示,哪吒汽车账户余额仅剩454元,却卷入45起司法案件,被执行金额超1.4亿元。

面对危机,哪吒汽车试图通过政府补贴和海外融资“回血”。2024年获得香港政府2亿港币补贴,并与泰国金融机构达成21.5亿元授信,计划在泰国工厂生产哪吒X。地方政府也伸出援手,如四川泸州对购买哪吒S的消费者提供2500元补贴,试图刺激销量。

哪吒汽车咋“熄火”了?销量暴跌97%、欠60亿,政府补贴能救它吗-有驾

但这些措施难以扭转颓势。政府补贴更多是短期刺激,无法解决根本问题。202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趋势明显,政策重心转向技术研发,如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哪吒汽车研发投入占比却从2021年的12.3%骤降至2024年的3.2%,核心技术外包导致质量失控,车机断网、续航虚标等问题频发。

更关键的是,资本对哪吒汽车失去信心。原定2025年3月到账的30亿元E轮融资迟迟未到位,投资人集体撤离,母公司股权遭多轮冻结,估值从250亿元缩水至60亿元。尽管传出丰田收购传闻,但丰田官方明确否认,称“这个事吧,真没听说哈”。

哪吒汽车的困境折射出新势力车企的通病:过度依赖资本输血、技术储备薄弱、市场策略失误。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今天,行业洗牌进入深水区,缺乏造血能力的企业加速出清。

哪吒汽车咋“熄火”了?销量暴跌97%、欠60亿,政府补贴能救它吗-有驾

对哪吒汽车而言,当务之急是完成债转股协议,恢复供应链信任,并加速泰国工厂投产,抓住东南亚市场的窗口期。但即便如此,在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的挤压下,生存空间依然狭窄。正如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专家所言:“新能源汽车不是慈善事业,没有核心技术和可持续商业模式,再大的补贴也救不了。”

这场危机也给行业敲响警钟:低价扩张的老路走不通,唯有在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和全球化布局中找到平衡点,才能在淘汰赛中存活。当哪吒汽车的工厂再次响起生产线的轰鸣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挣扎,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阵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