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雷克萨斯这事儿。近上海金山区的工地上,雷克萨斯新能源工厂奠基了,听着挺唬人,146亿投资,1692亩地,2027年投产。这阵仗,搁谁都得以为雷克萨斯要在新能源赛道上大干一场了,可仔细一瞅,发现这事儿吧,有点悬。
这两年,雷克萨斯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销量曲线一路向下,2022年全球销量下滑18%,中国市场更是暴跌22%。到了2025年,这颓势还没止住,1-5月累计销量才7.4万辆,同比下滑趋势依旧难逆。这可咋整?
更让人着急的是,雷克萨斯的新能源车型,那叫一个“哑火”。到现在,新能源阵营里也就UX EV和NX PHEV撑着门面,前者年销量才2279辆,后者几乎看不见影子。首款纯电平台车型RZ,起售价36.99万元,可续航和智能化方面,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一比,那差距,啧啧,真是没法看,直接成了展厅里的“沉默展品”。
为了挽回局面,2025年上海车展,雷克萨斯推出了全新一代ES,试图重振声量。可这新车的改动,却引发了争议。标志性纺锤格栅被彻底摒弃,纯电版采用封闭式前脸,混动版换装立体格栅。这种“去经典化”的操作,能不能吸引年轻用户,还是个未知数。而对于雷克萨斯的核心用户——35岁以上的群体来说,他们看重的是低调奢华和保值率,这种激进的设计,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
雷克萨斯作为唯一未国产化的主流豪华品牌,其研发和供应链高度依赖日本本土。2022年,因为芯片短缺,工厂停摆,中国经销商一度无车可卖。即便启动了上海工厂,2027年量产的时间表,也至少比新势力国产化节奏晚了5年。这节奏,是不是有点慢了?
面对困局,雷克萨斯将翻盘的希望押在了丰田的固态电池技术上,宣称2027年推出续航1000公里、充电10分钟的新车。可这场豪赌,充满变数。固态电池虽然先进,但量产工艺尚未经大规模验证,良品率和成本都是未知数。而且,到2027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企固态电池可能已商业化,届时,雷克萨斯的优势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更讽刺的是,当雷克萨斯等待未来技术时,中国车企却正以插混技术收割市场。而雷克萨斯,对混动赛道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市场份额的丢失,想要挽回,谈何容易?
老铁们,雷克萨斯这启动,总在原地踏步,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