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横滨总部最新披露的2024财年财报引发行业震动。数据显示,这家日系车企在转型阵痛期遭遇"冰火两重天":北美市场微增3.3%难挽颓势,中国、日本、欧洲三大市场销量全线下滑,全年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约320亿元人民币),创近十年最差业绩。
财务数据显示,2024财年全球零售量下降2.8%至334.6万台,其中中国市场暴跌12.2%成最大拖累。尽管营收微降0.4%至12.63万亿日元,但营业利润同比骤降87.7%至698亿日元,暴露出价格战对盈利能力的严重侵蚀。财务分析师指出,近3000亿日元的营销支出与1351亿日元的金融改革成本,成为吞噬利润的"双刃剑"。
面对2025财年预期,日产给出更严峻的预判:全球销量恐再降2.9%至325万台,中国市场在新能源车冲击下预计将续跌18.2%。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带来4500亿日元(约214亿元人民币)损失,涉及从日本出口的聆风、艾睿雅等6款车型及墨西哥工厂生产的30万台车辆。
为应对危机,新任管理层祭出"刮骨疗伤"式改革方案。根据"RE:NISSAN"振兴计划,2027年前全球工厂将从17家缩减至10家,同步裁员2万人,目标削减5000亿日元固定成本。生产战略上,将把楼兰等主力车型转产美国士麦那工厂,并对墨西哥供应链进行重组。
在电气化转型方面,日产虽未调整2040年全系电动化目标,但现实困境已然显现。中国区业务成为最大软肋,业内专家建议亟需推出专属电动车型以应对本土品牌冲击。尽管与雷诺联盟关系生变,日产明确表示将继续维持与三菱的技术合作。
#图文打卡计划#这场被业界称为"生死时速"的战略调整中,日产能否通过"壮士断腕"实现涅槃重生?随着广州、武汉等在华工厂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中国市场或将成为检验改革成效的关键战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