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抠标”:令人咋舌的操作
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里,“抠标” 竟成了一场荒诞的闹剧。经常看到的画面是:当一辆电车起火,消防员正紧张救火时,不知从哪冒出一群人,分工明确,一人迅速抠下车标,一人忙着蒙住车牌,那熟练程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火还没灭,车轮标就已抠完,连消防员都被这奇葩操作弄懵了。
过去车辆着火,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救人,赶紧拨打 119,拉起警戒线,保护现场。可如今,新能源汽车自燃,竟先上演抠标大戏,还拿布把车盖上,甚至有人把工装反穿,就怕被记者认出,万一被采访就忙不迭称自己是临时工。
自欺欺人的 “遮羞布”
车企这般公关手段,无疑是自欺欺人。如今的消费者可不是好糊弄的,各个堪称 “火眼金睛”,就算只露出一颗螺丝,也能精准判断出是什么车。其实,电车着火并非罕见之事,像特斯拉碰撞后也起过火,大大方方有担当,正常面对就好。
然而,车企又是抠标又是蒙车的操作,不仅没能掩盖问题,反而引发更多关注,成了大众热议的话题,影响力不降反升。这一系列举动,只能凸显车企的不自信,让人觉得他们心里有鬼,做贼心虚。之前某狐汽车就是前车之鉴,这般掩耳盗铃的做法,实在是弄巧成拙。
闹剧背后的思考
说起来,车企若真想让车标消失倒也简单,比如把安全气囊爆破技术装在车标上,一旦温度异常,车标立马自动弹开,飞到 2 公里之外。可即便如此,又有何意义呢?就拿这些起火的车来说,网友们光看车屁股尾灯,就能轻松认出是什么车。
与其在这些旁门左道上花心思,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安全性能上。靠抠标来掩盖问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真正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与尊重。这场 “抠标” 闹剧,也该醒醒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