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9月的销量一出来,差点没让我怀疑人生——44,678辆!
这数字要是放在朋友圈里发,估计能收获一波羡慕嫉妒恨。
但仔细琢磨,这背后可不只是“买买买”的狂欢,更像是一场品牌间的暗战,一出局中局外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说起赛力斯家底,其实藏着两位主角:问界和蓝电。
就好比班级里的学霸和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官方只公布了总量,但翻翻蓝电1-8月那几乎清淡到可以当茶水的销售数据,九月份它也顶多两千上下。
这让问界成了绝对C位,扛起了四万多辆的大旗。
鸿蒙智行阵营9月卖出52,916辆,其中80%给了问界,那剩下几个小伙伴加起来,还不到你我午饭钱的一半份额。
这里面的故事还挺耐人寻味。
不光是产品硬核那么简单,“智能化”二字在他们身上活脱脱变成了一场生活方式革命——华为鸿蒙智行系统就像给汽车装上了大脑,不仅会开车,还懂你的喜好。
而且他们把用户生态打造成一个闭环,从软件到服务,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不是单纯地掏钱买车,而是在投资未来某种理想生活。
这招儿瞄准年轻人的心窝,比拼颜值、比续航什么的早过时了。
话又说回来,这江湖没有铁板钉钉。
一边风生水起,一边却也埋伏着泥潭。
政策随时可能来个180度转弯,原材料价格天天蹦迪式上涨,还有那些虎视眈眈准备切蛋糕的竞争者们盯着眼睛冒绿光。
如果以为靠单款爆品撑门面能长久,那真是天真得跟初入职场的新手一样。
至于蓝电嘛,就有点像球场上的替补选手,一直坐冷板凳。
从没公开过九月份成绩,也没人见它咋样往前冲。
有业内老炮调侃:“蓝电就是那个跑不过三步还喘粗气的小弟。”
慢热?
别逗,说到底还是连基本盘都站不稳,要啥突破?
现在咱们倒回头看看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30多万辆,这放哪都是个响当当的数字。
但新能源市场这盘棋,可不是谁先亮剑谁赢那么简单,它更考验的是技术深度、产业链韧性,还有品牌能否玩转生态圈。
当下不少厂商烧钱促销,却透支未来需求泡沫,看得我忍不住吐槽:这是提前开溜还是自断后路?
聊体育的人都知道,好球队不能靠一个神投手撑腰,更需要团队协作与战略调整,否则即使明星闪耀,也难逃被对方针对击败命运。
我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同理。
你看勒布朗·詹姆斯,他职业生涯跌宕起伏,中途伤病缠身,被质疑声包围,可他不断修正打法,加强配合,把握关键时刻才继续书写传奇。
同样道理,企业如果死守一招鲜,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突然想到,有次跟资深媒体朋友闲聊,他们用篮球季后赛形容新能源市场,各队抢篮板打架,你以为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
而真正拿冠军的是那些青训体系健全、有远见布局的俱乐部。
在这层意思上,我敢打赌,大多数喊口号吹牛皮的厂家,在接下来几年恐怕只能吃灰尘。
顺带提一句网友那放大镜精神,也是精彩纷呈。
他们专挑别人家的芝麻小事猛喷,自家西瓜裂开直接忽略,好似网络版“选择性失明”。
这种现象反映的不止是娱乐八卦文化,更折射出现代社会信息焦虑和舆论偏激的问题。
有时候我就在想,是我们期待太高?
还是豪门真的做到了所谓低调?
讲回正题,看着赛力斯这个“黑马”,让我既兴奋又紧张。
他们已经展现出了新势力强大的创新能力,但依旧躺在“一骑绝尘”的风险线上跳舞。
缺乏厚实传统积累,只凭借爆款很难稳住阵脚。
在产业链全球供应震荡的大环境下,全方位整合资源、挖掘潜客价值才是真王道。
不然再怎么飙升,都可能迎来滑铁卢。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同质化严重,如果大家仍旧抱残守缺,只想着内部消耗,那迟早陷入内卷漩涡里爬不上去。
我个人特别关注跨领域合作,比如自动驾驶、大数据分析这些方向,因为只有勇于试错才能找到新的增长极,不然等于是坐井观天,只望见眼前的小池塘而已。
最后抛砖引玉一下,你有没有发现,无论哪个行业或者领域,那些成功的人或公司,总喜欢搞事情但同时又十分务实?
比如黄磊一家旅行穿搭朴素,却被网友炸锅讨论是不是摆拍;篮球巨星经历谷底重返巅峰,每一步都有血有泪……这些情节告诉我们,人设崩塌固然吸睛,但持久影响来自真实与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新能源市场,是不是也该少点表面文章,多点真刀真枪?
这么看来,我们离不开对当前格局更深入、更立体地观察,而不仅仅满足于刷销量榜单或者听厂商吹牛皮。
毕竟,当潮水退去,那些裸泳的人马上暴露无遗,到时候剩下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不畏浮云、不惧泥泞、走自己的路玩出花来的玩家。
所以,下个月,你怎么看待赛力斯还能不能继续撒野?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瞎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