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遗憾:电动化胜利却智能化滞后!

最近,小米SU7的一场悲剧让整个汽车行业陷入反思——三名年轻生命的消逝,不仅点燃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更让工信部紧急叫停车企“智驾吹牛”的营销乱象。

然而,当友商们集体甩锅“行业通病”,甚至暗讽“华为不行,大家都不行”时,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销冠,却意外被推上风口浪尖。

人们不禁要问:年销300万台的比亚迪,为何在智能化赛道显得“沉默”?

它的最大遗憾,难道真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从刀片电池到DM-i混动,比亚迪用技术定义了新能源车的“基本盘”。

去年狂卖287.7万辆的成绩单,足以让任何对手眼红。

但这份辉煌背后,藏着一个尴尬现实:当华为、小鹏把“城市NOA”“无图智驾”挂在嘴边时,比亚迪车主却在吐槽“辅助驾驶基本没啥用”。

比亚迪的遗憾:电动化胜利却智能化滞后!-有驾

这不是偶然——比亚迪唐DM-i车主反馈,其智驾系统在复杂路况下“存在感微弱”,甚至被调侃为“驾校教练级提醒功能”。

有人说,比亚迪的保守是“稳中求胜”,毕竟底盘过坑洼路像“坐蹦蹦车”、急刹点头像“磕头虫”等品控问题尚未根治,贸然押注智驾风险太大。

但市场不等人!

2024年小米SU7事件证明,消费者要的不是 “参数表上的L2.999”,而是真刀真枪的安全保障。

反观比亚迪,虽有 “智能座舱”这类锦上添花的功能,却在最关键的主动安全、路径决策等核心算法上,被华为甩开身位。

比亚迪的遗憾,本质是新能源赛道从 “电动化”向 “智能化”转型 的阵痛。

当友商靠智驾噱头收割流量时,王传福曾直言 “自动驾驶是忽悠”,如今看来,这话更像是一种 “防御性自嘲”。

比亚迪的遗憾:电动化胜利却智能化滞后!-有驾

参考最新动作,比亚迪悄悄投资芯片、挖角算法团队,甚至被曝自研激光雷达,这恰恰暴露了其 “补课”焦虑——毕竟,仅靠 “冰箱彩电大沙发”,可撑不起下一个300万辆。

比亚迪的遗憾,是中国新能源狂飙时代 的缩影:赢了电池,却可能输掉 "汽车大脑";征服了销量榜,却尚未征服消费者 的安全感。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 "遗憾" 也是机遇——当行业从 "卷价格" 转向 "卷技术",如果比亚迪能像攻克电池一样死磕智驾,又何愁不能打破 "华为神话"?

说到底,老百姓要的不是什么 "谁行谁不行" 的骂战,而是一辆既省油省钱、又能关键时刻 "救命" 的车。

这条路,比亚迪走了一半,下接下来,该亮出真本事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