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冲进菜市场,华为把30万黑科技降到16万,比亚迪连夜降价

余承东去年还在喊“30万以下卖一台亏一台”,今年就亲手把华为激光雷达车打到了16.98万! 这车开启预订才1小时,2.5万人直接掏钱锁单,可余承东自己却在台上叹气:“20万以下还能用上华为智驾? 难啊,真的难! 一边亏本卖车,一边被疯抢,华为这波操作,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赔本赚吆喝?

激光雷达冲进菜市场,华为把30万黑科技降到16万,比亚迪连夜降价-有驾

一、价格“自杀式”下探,余承东的豪赌

去年6月,余承东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撂下狠话:“30万以下的车全是亏本买卖! 卖一台亏一台!

他甚至调侃:“不是不想便宜,是卖便宜了就得关门。 ”这话还热乎着呢,今年8月25日,鸿蒙智行发布会就甩出王炸,尚界H5,预售价16.98万起。 捅破20万底线,直接把自家老板的flag掀翻在地。

余承东站在台上,亲口承认这是“巨大挑战”:“华为智驾系统成本太高,过去20多万的车都容易亏,现在要做到20万以下? 难! ”

可再难也得干。 今年前7个月,鸿蒙智行卖了25.4万辆车,距离全年百万目标还差一大截。 想冲销量,必须拿下20万级市场,这里占新能源销量的43%,月均20多万台,比亚迪宋PLUS、零跑C11这些“国民神车”的地盘,硬骨头也得啃。

激光雷达冲进菜市场,华为把30万黑科技降到16万,比亚迪连夜降价-有驾

二、激光雷达杀进菜市场,技术“降维打击”

尚界H5最狠的一招,是把30万级问界M9的智驾配置,直接塞进16万的车里。 全系标配华为ADS 4.0,车顶顶着一颗192线激光雷达,配上4D毫米波雷达和12颗摄像头。

这套组合过去只敢装在30万以上的车上,现在却成了尚界H5的“标配”。 什么概念? 同价位的比亚迪宋PLUS EV只有基础L2,小鹏G6的城区导航要加价2万选装,尚界H5直接“出厂满配”。

华为的智驾系统确实有两把刷子:能识别乱窜的外卖电动车、三轮车,自动刹停只要0.02秒;9月交车就开放全国216城城区导航,停车场里还能玩“遥控泊车”,人下车,车自己找车位停进去。

用余承东的话说:“有路就能开,有车位就能停。 ”这功能在20万以下市场,简直是“外星科技”。

激光雷达冲进菜市场,华为把30万黑科技降到16万,比亚迪连夜降价-有驾

三、亏本卖车的底气:上汽制造+华为技术

华为敢卖16.98万,背后是上汽集团在“兜底”。 上汽砸了60亿建临港超级工厂,腾出28万辆年产能,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

尚界H5基于上汽现成的飞凡RC7平台改造,三电系统复用成熟方案,成本直接砍掉15%。 华为则专注输出“技术弹药”:ADS智驾系统、鸿蒙座舱、数字底盘,硬软件全包。

为了省钱,华为甚至让出了销售权。过去问界、智界全走华为门店,尚界H5却交给上汽自建渠道。

少掉门店分成,终端价才能压到16万档。 但成本红线依然紧绷,电池比问界M5小10度,电机功率砍了50kW,连门把手都换回传统的机械式,就为省下隐藏把手的电路成本。

激光雷达冲进菜市场,华为把30万黑科技降到16万,比亚迪连夜降价-有驾

四、未上市先爆单,对手连夜降价

价格公布1小时,尚界H5小订突破2.5万台。 很多人冲的就是“激光雷达+鸿蒙座舱”的性价比组合。 一位预订用户直言:“比亚迪智能驾驶太弱,小鹏又超预算,这车正好卡在甜点区!

压力瞬间甩到竞品身上。比亚迪火速放风:年底给20万以下车型加装城市NOA;小鹏宣布XNGP智驾软件降价30%;吉利银河L7直接官降1.5万。 一场由华为掀起的“智驾价格战”,已经烧到眼前。

激光雷达冲进菜市场,华为把30万黑科技降到16万,比亚迪连夜降价-有驾

五、盈利? 先活下去再说

余承东比谁都清楚:卖16.98万,“亏本换市场”是定局。他早算过账,华为车BU想盈利,年销量必须冲上50万辆。

尚界H5的目标很明确:2025年卖掉15万台,把鸿蒙智行总销量推进百万俱乐部。 只有规模上去了,研发成本才能摊薄,软件订阅(比如城区智驾包)才可能赚钱。

但风险也摆在台面上:去年问界软件付费率只有18%,中国人习惯为硬件买单,软件却不想掏钱。 如果用户只认“便宜硬件”,不买“后续服务”,华为这套“技术护城河”逻辑就会崩盘。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