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丰田突然宣布,他们旗下那台备受全球车迷追捧的小钢炮——GR YARIS,正式在国内上市了,起售价定在了39.98万元。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满头问号:花将近四十万,去买一台丰田雅力士?
要知道,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雅力士就是那种在城市里代步、买菜接娃用的小车,价格也就十万块上下。
现在这个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是一台只有三个气缸的发动机,这听起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要想弄明白这件事,咱们得先把这台车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普通雅力士彻底分开。
虽然它们名字里都有“YARIS”,但实际上,这台挂着“GR”标志的车,可以说跟普通版除了前后车灯长得有点像之外,几乎没什么共同之处。
它不是在普通雅力士的基础上改改发动机、换换轮毂那么简单,而是一台彻头彻尾为了参加世界顶级拉力比赛(WRC)而专门打造的特殊车型。
按照比赛规则,厂商要想让自己的赛车上场比赛,就必须先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的、和赛车技术基础非常接近的民用版汽车。
所以,这台GR YARIS的诞生逻辑是反过来的,是先有了那台能在泥地和雪地里飞驰的冠军赛车,然后丰田的工程师们再想办法把它改造成一台能合法上路、让普通人也能买到的街车。
理解了它的出身,再来看这个价格,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咱们横向对比一下国内能买到的其他同类手动挡性能车。
比如本田的思域TYPE-R,官方定价42万元,它是一台非常快的前轮驱动车,性能毋庸置疑,但驱动形式上还是常规的两轮驱动。
再看看斯巴鲁WRX,起售价36.98万元,虽然是四轮驱动,但它身上的那种纯粹的赛车血统和认证光环,已经不如前辈们那么浓厚了。
而这台GR YARIS,它提供的是目前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组合:手动挡、为拉力赛开发的强大四轮驱动系统,以及“世界冠军赛车民用版”这个响当当的名号。
从这个稀有性的角度看,它的价值就不能单单用尺寸和气缸数来衡量了。
而且,这个定价在国内市场来看,其实并不算高。
这台车在欧洲,比如德国市场,不含任何选装配置的裸车价格就要4.4万欧元。
按照现在的汇率换算过来,差不多就是36.7万人民币。
考虑到进口到国内还需要各种税费、运输和仓储成本,丰田中国最终给出39.98万的起售价,在很多了解情况的车迷看来,已经算是相当有诚意了,甚至可以说是在用一个比较亲民的姿态,来和国内的核心粉丝群体进行一次交流。
那么,为了把一台赛车变成街车,丰田的工程师们到底做了哪些疯狂的事情呢?
这台车的制造过程堪称一次“大手术”。
他们并没有直接使用普通雅力士的底盘,因为那个小车平台根本容纳不下复杂的四驱系统和更宽大的后悬挂。
于是,工程师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普通雅力士的车身平台从中间切开,前半部分保留,后半部分则换成了尺寸更大的卡罗拉和C-HR车型所使用的平台,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焊接在一起。
这样做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给那套名为“GR-FOUR”的智能四驱系统腾出足够的空间。
不仅如此,为了让车身更轻、重心更低,车顶用上了一整块碳纤维材料,这在四十万级别的车里是极其罕见的配置。
车门、发动机盖和后备箱盖也都换成了更轻的铝合金材质。
可以说,这台车从骨子里就是一台为了性能和操控而毫不妥协的机器。
坐进车内,这种纯粹为驾驶服务的设计理念就更加明显了。
国内引进的版本还是经过内饰升级的新款,整个中控台的设计完全是以驾驶员为中心,向驾驶员一侧倾斜,形成了一个环抱式的座舱,所有的按键和屏幕都触手可及。
它的仪表盘是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屏幕,当你切换到运动模式,屏幕上最显眼的就是横置的转速表和巨大的挡位、时速显示,其他所有和驾驶无关的信息都被简化到最小。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选装件,一个需要额外花费1.38万元的立式手刹。
这个手刹的位置设计得非常高,甚至超过了手动挡的挡把,并且非常靠近方向盘。
这并不是为了方便日常停车,而是完全模仿了拉力赛车的设计,为了让车手在需要做出漂移动作过弯时,右手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方向盘和手刹之间切换。
这种设计细节,充分说明了这台车的目标用户,就是那些真正懂得驾驶、追求极致操控乐趣的人。
丰田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把GR YARIS引入中国,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从2021年这台车在海外发布以来,丰田一直在观察中国高性能车市场的反应。
他们看到了前几年本田思域TYPE-R刚进来时被炒到天价,也看到了如今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在如今这个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谈论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时代,丰田反其道而行,推出这样一台纯粹的、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燃油手动挡小车,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勇敢的尝试。
这表明他们相信,在中国市场,依然有一批消费者,他们对汽车的热爱并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他们依然渴望那种人与机器通过方向盘和挡把进行直接交流的原始驾驶乐趣。
如今,丰田拿出了他们的诚意和产品,接下来就要看,这批潜在的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份情怀和这份稀有的机械艺术品买单了。
毕竟,在汽车全面电动化的浪潮下,这样一台带有浓厚赛车血统的公路拉力传奇,很可能将是最后的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