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摩托车圈子里引起不小轰动的米兰车展上,宝马公司终于揭开了他们一款全新车型——F 450 GS的神秘面纱。
这款车从去年还是概念图的时候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家都在期待宝马会拿出一款什么样的作品来填补自家产品线里,从小排量的G 310 GS到中等排量的F 800 GS之间的那片空白区域。
然而,当实车正式发布后,网络上的讨论声却变得复杂起来,赞美和质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尤其是它的外观和预估的价格,让许多原本满怀期待的车迷朋友们心里打起了鼓。
这台车究竟是宝马深入中小排量市场的一步好棋,还是又一次对市场判断出现了偏差呢?
我们今天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台备受争议的新车。
首先,我们必须谈谈最现实,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价格。
宝马在欧洲公布的起售价是6990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换算过来,大约是人民币六万五千元左右。
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有点贵”。
确实,六万多块钱买一台排量为450cc级别的摩托车,这个定价本身在国内市场就已经没有什么价格优势了。
更重要的是,这还仅仅是它在欧洲的裸车价格。
按照以往的经验,任何一款进口摩托车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销售,都需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运输和经销商的运营成本。
这一系列费用叠加下来,这台F 450 GS最终在国内的落地价格,很可能轻松突破八万元,甚至向九万元的门槛靠近。
那么,八九万元在国内能买到什么样的摩托车呢?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对比。
近几年来,我们国内的摩托车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性能出色、配置丰富且价格亲民的车型。
比如,一些国产品牌的700cc、800cc级别的探险车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DV,它们的售价也就在五到七万元的区间。
这些车不仅排量更大,动力更强,在配置上也是毫不吝啬。
花更少的钱,能买到排量更大、动力更足的车,这笔账对于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是很好算的。
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宝马F 450 GS仅凭一个蓝天白云的标志,是否真的能支撑起如此高的品牌溢价,确实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了价格,另一个让大家讨论颇多的点,就是这台车的生产地。
根据官方信息,F 450 GS的整车生产,包括其核心部件发动机的制造,都将由宝马在印度的合作伙伴TVS公司来完成。
在全球化生产的今天,由海外工厂代工生产来控制成本,本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商业模式。
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宝马之前同样由TVS代工的G 310系列车型。
这个系列自上市以来,虽然销量不错,但在品控和质量稳定性方面,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我们并不是说印度制造就一定不好,而是当消费者付出了一个与“德国精工”印象相匹配的高昂价格时,他们自然会期望得到与之相符的品质保障。
如果产品的实际表现与这种期望存在差距,那么品牌的信誉就会受到影响。
当然,说完这些让人有些顾虑的方面,我们也要客观地看看这台车本身的亮点。
毕竟是宝马出品,它在技术和配置上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首先是它的动力核心,一台全新研发的420cc水冷直列双缸发动机。
从技术参数上看,它采用了短行程、大缸径的设计,并且拥有高达13:1的压缩比。
这些设计特点通常意味着发动机的响应会非常灵敏,更偏向于在高转速区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
48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3牛·米的峰值扭矩,对于一台400cc级别的车型来说,性能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更有趣的是,宝马的工程师为它设计了135度的曲轴偏置角和反向平衡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发动机的运转更加平顺,有效抑制震动,二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独特且悦耳的排气声浪,提升驾驶的感官体验。
在配置层面,宝马这次可以说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尤其是在高配版本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名为ERC的离心式离合器系统。
这个技术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用大白话来解释,它就像是给手动挡的车增加了一部分自动挡的功能。
在车辆怠速或者低速行驶时,离合器会自动分离,驾驶者不需要一直捏着离合器手柄,车辆也不会轻易熄火。
这对于经常在城市里通勤、饱受堵车之苦的骑手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同时,它又保留了传统的手动离合器操作和双向快速换挡功能,当你想体验激烈驾驶的乐趣时,它依然能够提供人车合一的操控感。
除此之外,这台车的电子安全配置也几乎是拉满了。
像是弯道ABS、动态牵引力控制、动态制动控制等等这些在高端车型上才能见到的主动安全技术,它都一应俱全。
高配车型还提供了多种骑行模式,其中一种名为“Enduro Pro”的专业越野模式,甚至允许驾驶者关闭后轮的ABS和防止车头抬起的“翘头控制”,这为那些喜欢去非铺装路面探险的高阶玩家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
在硬件方面,它使用了日本知名品牌KYB的可调节减震系统,刹车系统则由大名鼎鼎的布雷博(Brembo)和其子品牌ByBre共同提供,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高品质部件。
再加上全彩的TFT液晶仪表、USB充电口、电加热手把等舒适性配置,以及178公斤的轻量化车身,可以说,在硬件和技术层面,F 450 GS确实展现出了宝马作为一线大厂的深厚功力。
然而,最后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
根据宝马公布的计划,这款车在欧洲市场的正式发售也要等到2026年的春天,而第一批车主能拿到车,最早也要到2026年的第四季度了。
按照宝马新车型引进到国内市场的速度来看,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想要在正规渠道买到这台车,很可能要等到2028年。
四年,对于瞬息万变的中国摩托车市场来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四年后,国内的摩托车品牌会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
市场上会出现哪些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届时,宝马F 450 GS今天所拥有的这些技术和配置优势,是否还能保持领先,它的定价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又是否合理,这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宝马想要通过这款车来争取更多中小排量用户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似乎在定价策略和市场节奏的把握上,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一些脱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