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揽境那天下午,天有点闷,我鞋上还沾着点泥。车门关上那一刻,隔着窗玻璃,外面麻雀叫也听不太清了。座椅是真皮的,刚上去还以为坐在家里那沙发,无怪乎老张说他媳妇头一次上车说“比家里椅子还软”。电动调节按钮边上竟然藏着两个小巧的USB口,群里有人还打趣:“终于不用和小孩抢充电线咯。”
说起座椅,前排加热、通风带按摩,算是把能想的都配了。那天小王家来回跑了一趟高速,下车说“背不酸屁股不痛”,怀疑是不是车里有啥魔术。师傅在车站抽着烟念叨,这玩意通风系统还是带滤芯的,夏天坐半天都不燥得很。
中控那块屏,据销售顺嘴一提是多点触控,高清分辨率啥的都整齐打包进去。导航那个音,老赵嫌有点高,估计下次要找人调低。娱乐界面那一套炫彩动画,刚开始像在放烟火——不过个把星期后就淡了,更多人每天用的,是左下角的空调触控。实体按键分布上,没一块是浪费,摸着就知道哪个是灯、哪个是风。
座舱细节,大部分人一开始真没留意。我媳妇最钟意那缝线,回家还拍了照片跟小区姐姐们炫耀:“你家有这手工没?”其实那线头里偶尔能摸到点毛茸,证明不是流水线纯机器货。金属和木纹拼贴得挺有巧思,后座旁边一条窄窄的木条,打着黄昏日头,有种糙汉做工的温柔感。
说到噪音,隔音玻璃作用不小。群里小杨说他老婆上班,堵车开着窗听不到外面小贩吆喝,结果下车多买了两瓶水。空调,据邻居刘大哥自测,冬天加热速度挺快,没得十分钟车里就能脱掉棉袄。湿度调节,据师傅讲,别太信数据,还是自己试舒服为准。
没几个人真关注内饰对驾驶专注的影响,不过那天车友群里有段子,一个搞数据的说,安静点的车里人容易不走神,车祸都能少点——这话是真是假,路上师傅都点着头:“求个心定。”
另外,车里还有个隐藏杯架,我是过了三个月才摸到,把矿泉水藏进去,夏天冰还不化太快。这点其他牌子也有,但揽境做得不算显眼,只有老手才知道那机关在哪。此外,左后门底下藏着个手电筒,不是所有人都发现,小区保安前几天还借去照电表来着。
说实话,揽境内饰的豪华味道,有点像早些年奥迪Q7刚换新那阵子,那时大家都夸声音静、按键硬。隔了这么些年,现在大众还是留了一手。只是新款用料里有点调皮,没那么死气沉沉。
我哥们小涛,新车买了半年,一次不小心把咖啡洒在扶手上,擦了又擦,皮面倒没什么变化。群里有人跟他八卦,这皮是啥纳帕什么牛皮,其实里头夹的可能也有合成的,实验室那伙计说“不见得全是真货”。
哦对,还有一个冷门的——副驾驶前的储物格边上有个小陌生符号,我查半天才知道是自带保险丝盒,没事别乱动,避免短路。维修师傅自己也不常提这玩意,说是“越用越胆大,没事别碰”。
再一点,最近有人吐槽,座舱香氛系统有点浓,尤其启动瞬间,偶尔像掉进老刘家洗衣房。坊间传说下一批车型会把香氛浓度做弱,群里期待的人还不少。
写到这儿,昨晚车友群一条消息:老徐说他揽境开了近两万公里,唯一烦的是偶尔副驾拉手响声。修车师傅支招:“下回掰两下就好。”车子买回来,无论多豪华,总是有些小毛病。车已成家里的一个角落,坐进去也就是个日常的空间。偶尔给孩子做个临时午觉,昨晚朋友落雨借车,坐了一宿,天亮说:“里头挺舒服,就是不想下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