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以前总说“合资车”代表着可靠、稳重,但价格嘛,也总是高高在上。可现在,像马自达EZ-60这样的车型一出来,我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马自达吗?除了车标,马自达EZ-60哪有一点儿合资车的样子?它有着近4.9米的车长,轴距长达2902mm,纯电续航200公里,增程动力系统,还有那块26.45英寸的5K双联屏,起售价才11.99万!这配置、这价格,别说合资了,放国产品牌里都算“卷王”。难道说,马自达终于醒悟了,也开始玩起了“越级对抗”?
先说外观,马自达EZ-60的设计语言已经彻底“叛变”了。那个标志性的魂动设计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前脸那条醒目的“V”字型贯穿式日行灯,灯组造型又细又窄,和灯带融为一体,科技感直接拉满。尾部也是清一色的贯穿式尾灯,整个造型风格,跟国产新势力的设计思路如出一辙。我敢说,如果你把车标遮住,随便拉一个路人来猜,十个有九个会以为这是某个新兴国产品牌的新车。这哪是合资车的含蓄内敛,这分明是新能源时代的张扬与自信。近4.9米的车身,11.99万的起售价,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以前的合资车,动不动就“品牌溢价”,一个车标恨不得收你两万。但现在,马自达EZ-60告诉你,合资品牌也可以放下身段,用真材实料来换市场。
再看内饰,更是让我大跌眼镜。最颠覆的,就是它直接取消了传统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一块从主驾延伸到副驾的26.45英寸超大双联屏,分辨率高达5K,这可是全系标配!这操作,别说合资车了,很多国产高端车型都不敢这么玩。屏幕大了,流畅度跟得上吗?它用的不是大家熟悉的高通8155或8295芯片,而是联发科的MT8676,一颗4纳米的车规级芯片。很多人一听“联发科”就摇头,觉得不如高通。但实测数据显示,它的运算性能和高通8295是一个级别的,甚至有博主跑分测试说还略胜一筹。这说明什么?说明马自达在智能化这块,是真的下了本钱,没有为了省钱而用低端芯片糊弄消费者。入门版就给到前排电动座椅调节,虽然少了座椅加热通风和主驾记忆,但在12万这个价位,已经算很厚道了。顶配增程版15.49万,不仅配齐了舒适性配置,还支持悬架软硬调节,后排座椅通风加热虽然要选装,但至少提供了这个选项,诚意可见一斑。
动力方面,马自达EZ-60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增程版搭载的31.73度宁德时代电池,纯电续航200公里,这在同级里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很多国产增程SUV的入门电池包也就这么大。更关键的是,它没有像某些合资新能源那样,为了拉低售价而用二线电池品牌,而是直接上了宁德时代,这在安全性上就让人放心不少。纯电版更是直接给到77.94度电池,续航600公里,起售价15.09万。将近4.9米的SUV,增程动力,纯电续航200公里,这个组合放在国产阵营里,价格也得15万左右。马自达EZ-60直接把价格打到了12万以内,这操作,简直是“掀桌子”了。它用实际行动证明,合资品牌也可以很“卷”。
我们不妨拿它和几个对手比比。首先是深蓝S7,同样是增程SUV,设计前卫,智能化也不错,但起售价要14.99万起,比马自达EZ-60贵了整整3万。虽然深蓝背靠长安,三电技术成熟,但价格上确实没有EZ-60这么激进。再看比亚迪宋PLUS DM-i,销量王,保有量大,品牌认可度高,但它的纯电续航只有110公里或150公里,想要200公里纯电续航,价格直接上探到17万以上。相比之下,马自达EZ-60的200公里纯电续航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当然,EZ-60也有短板,比如品牌力在新能源领域还待重建,三电技术是否能经受长期考验也需时间验证。但不可否认,它在价格、配置、续航上的综合表现,已经具备了极强的竞争力。
最后,回到那个问题:除了车标,马自达EZ-60哪有一点儿合资车的样子?它的设计像国产,配置像国产,定价更是像国产中的“价格屠夫”。但它偏偏挂着马自达的车标,来自合资体系。这背后,是传统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下的无奈转型,还是主动求变的壮士断腕?马自达EZ-60的出现,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合资阵营的焦虑。当“越级对抗”不再是国产车的专利,当合资品牌也开始“自降身价”,我们作为消费者,到底是该为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而欢呼,还是该为那些逐渐消失的“品牌坚守”而惋惜?未来的汽车市场,究竟谁主沉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