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2025年,比亚迪便开启了“智驾平权”战略,通过辅助驾驶系统的下放,让相对入门的车型也能拥有较为丰富的功能支持。宋PLUS DM车型作为品牌SUV的支柱车型,目前也推出了智驾版车型,目前共有5款配置可选,指导价13.58万-17.58万,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际的驾驶感受来看看它是否值得家用选择。
作为一款主打家用的SUV车型,宋PLUS DM搭载了第五代DM-i插混系统,由1.5L发动机与前置电机共同组成,全新优化的系统在油耗经济性和综合续航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单元有着74kW(101Ps)的功率和126N•m的扭矩,前置电机则对应160kW(218Ps)的功率和260N•m的扭矩,能为整车带来不到8秒的零百加速能力。
电池部分提供了12.9kWh、18.3kkWh和26.6kWh三种容量选择,能对应提供75km、112km和160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同时综合续航里程均超过了1400km,在保持较低的能耗表现下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整车采用麦弗逊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在调校上也较为注重舒适化风格的设定,相对柔和的滤振能将路面多余的振动化解,保持车内乘员的舒适乘坐感。
在空间方面,虽然宋PLUS DM定位紧凑级SUV,但整车有着4775*1890*1670mm的车身尺寸和2765mm的轴距,在参数上保持了一定的越级表现。前排座椅采用了一体式设计,双色拼接的仿皮面料包覆加上内部厚实的填充也保证了车内乘坐舒适性。后备厢在常规状态有着574L的装载容积,通过座椅的灵活调节和布局,可提升至1440L,一些大件行李均能规整放置。
在外观设计方面,宋PLUS DM采用了较为年轻科技化的设计理念,车头机盖带有下沉式的溜面设计,两侧筋线逐步向中轴汇聚,勾勒出相对运动的观感,大灯采用了锐利的灯腔设计,并在外侧带有L型的弯折灯带,形成了前卫的照明灯效,前中网采用了百叶窗的进气格栅设计,同时两侧导流槽区也采用了爪式结构,加上C型轮廓导流槽组合,保持了相对较强的视觉张力,而在前唇区域则配有梯形进气口,同时上扬的金属护板也增加了一些硬派感。
宋PLUS DM的车侧同样保持了运动化设计,车顶区域带有逐步下沉式的线条结构,并与前倾式的尾柱形成了轿跑化的尾部轮廓,镀铬材质的车窗饰条逐步汇聚,在尾部保持了上翘的夹角结构,搭配上贯穿车体的腰线设计,保持了相对动感的气质,车门下方略有内凹,同时车底采用了黑色组件包围,在视觉上也增加了立体感。车尾采用了宽体式的造型设计,并配有两侧加宽的贯穿尾灯设计,同时后包围两侧也留有纵向的导流槽,在视觉上呼应了车头的运动感。
宋PLUS DM的座舱布局较为舒展,中控台与中央扶手区形成了舒展的T型结构,台面不仅采用了双色拼接的面料包覆,中部还配有贯穿式的烤漆饰板装饰,同时镀铬的饰条勾勒也增加了细节处的豪华感。仪表区域采用了传统的内嵌液晶屏设计,中控屏根据车型版本提供了12.8英寸和15.6英寸的LCD屏,提供了相对简洁的智能交互体验。挡把换为了相对短小的拨杆结构,周围则布局了触控按键,提升了操作的便利度。
在配置方面,车机内部配有D100芯片和DiLink智联系统,配上12GB的运行内存,保持了相对流畅的车机运行,在长期的迭代中,DiLink系统的生态应用也日趋完善,不仅带有GPS、多媒体、蓝牙、车联网等基础功能,在主副驾位置均提供了连续语音控制功能,同时能实现可见即可说的操作。辅助驾驶系统方面,全系均配有NVIDIA DRIVE Orin N芯片和DiPilot 100系统,能为整车提供L2级的辅助功能,从而提升日常用车的主动安全。
写在最后
从整车的产品力表现来看,宋PLUS DM有着相对均衡的各维度表现,无论是内外设计还是配置表现,都迎合了当前主流的审美和用车需求,智驾平权战略带来的辅助驾驶能力提升和第五代DM插混系统也是其主要卖点,不知道你会选择这款宋PLUS DM车型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