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SUV市场大变天!最新周销量榜:燃油车持续回暖,星越L获亚军!
你敢信吗?在新能源车几乎“屠榜”的6月SUV销量周榜上,吉利星越L竟然以近7000辆的成绩,杀到了总榜第二,力压一众电车,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更惊人的是——它还是台燃油车。在这个“电”字当道的年代,一台燃油SUV能冲进前三,简直像在手机发布会现场掏出一台诺基亚3310——不是怀旧,是真有料。
我开着星越L在山路上跑了三天,油箱加满,空调开足,从城市高架到盘山公路,就想搞明白:这台车凭什么能在这个“电动为王”的时代,让燃油车杀出一条血路?
一、外观:不是“堆料”,是东方美学的现代演绎
第一眼看到星越L,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缩小版的沃尔沃?”我试驾前也这么想。但走近细看,你会发现它根本不是“套娃”那么简单。
前脸的直瀑式进气格栅配合矩阵式LED大灯,官方说灵感来自“敦煌飞天”,我倒觉得更像青铜器上的纹路——厚重、有历史感,却不老气。尤其是日间行车灯点亮时,那条贯穿式的光带,像一把“光之剑”劈开空气,风阻系数做到了0.32Cd,对于一台接近4.8米的SUV来说,相当不错。
最让我惊喜的是车尾。没有跟风做贯穿式尾灯,而是用了一条镀铬饰条连接两侧的“能量晶体”尾灯,层次感拉满。我问过一位车主:“你为什么选它?”他说:“停在地下车库,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车,这就是设计的价值。”
二、内饰:20万的车,坐进30万的质感
坐进星越L,我第一反应是——这真是15万级的车?双12.3英寸联屏+副驾娱乐屏的“三联屏”布局,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真的实用。
重点说说用料。中控台大面积采用NAPPA真皮+Alcantara翻毛皮拼接,这在同价位合资车上几乎绝迹。我用手摸了摸门板、扶手、座椅,触感统一,没有廉价塑料的“咯吱”声。一位开了三年的老车主告诉我:“我老婆从来不擦车内饰,就因为‘看着干净’。”
空间表现也够硬气。轴距2845mm,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我身高1米78,头顶还有一拳余量。后备箱常规容积562L,放倒座椅能扩展到1600L——比宋PLUS新能源还多出近100L。带娃出行?露营装备?一台车全搞定。
三、动力:2.0T+爱信8AT,燃油车的“最后一舞”?
说到动力,很多人会问:“现在谁还买燃油车?不省油吗?”
我试驾的是2.0T高功率版本,238马力,350牛·米,匹配爱信8A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7.7秒,数据不算炸裂,但开起来——真爽!
在杭州绕城高速上,我一脚油门到底,变速箱降挡干脆,动力随叫随到。没有电动车那种“推背感”的突兀,也没有小排量涡轮的迟滞,就像一位老司机稳稳控油,平顺又有力。
更关键的是底盘。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调校偏舒适,但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当。我特意找了段颠簸山路,车身姿态稳定,减震回弹干脆。一位德系车老车主试驾后说:“这底盘质感,有点像老款奥迪Q5。”
当然,油耗是硬伤。WLTC工况下百公里7.5L,我实测城市+高速混合路况约9.2L。但想想——你加92号汽油,一箱油跑700公里,充电焦虑?不存在的。
四、智能化:不堆算力,但够用、好用
现在新势力动不动就吹“500TOPS算力”“L3级自动驾驶”,但星越L很务实:我不玩虚的,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
我试了它的ICC智能领航系统:高速上开启ACC+车道居中,跟车、变道、弯道保持都挺稳。有一次前车突然减速,系统反应比我还快,轻踩刹车,没顿挫。没有“幽灵刹车”,也没有“车道摇摆”,这才是普通用户最需要的“聪明”。
车机用的是吉利自研的银河OS,高通8155芯片,打开导航、音乐、空调,基本无延迟。语音助手“你好,吉利”响应快,支持连续对话。我试了句:“打开车窗,调低空调,播放周杰伦。”——三步全搞定。
但它没上激光雷达,也没有城市NOA。我不觉得这是缺点。毕竟,大多数人的日常就是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短途游。L2够用,且稳定,比花哨但不可靠的“期货功能”更实在。
五、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两位星越L车主:
张先生,35岁,企业中层:“我对比过CR-V、RAV4,最后选星越L。空间大、配置高,关键是油耗能接受。公司配车是Model Y,但我家用还是觉得油车踏实。”
李女士,28岁,二胎妈妈:“我最看重安全。星越L有主动刹车、盲区监测,去年雨天差点撞上电动车,是它帮我刹住的。现在全家出行,心里有底。”
六、横向对比:星越L vs 宋PLUS vs RAV4
我们拿三台车对比:
维度 吉利星越L(2.0T) 比亚迪宋PLUS DM-i 丰田RAV4荣放
动力形式 燃油(2.0T) 插混(DM-i) 燃油(2.0L自吸)
零百加速 7.7秒 7.9秒 10.3秒
WLTC油耗 7.5L/100km 4.4L/100km 5.8L/100km
智能驾驶 L2级(全系标配) L2级(高配) TSS 2.0(基础L2)
空间表现 后排宽敞,后备箱大 略小 中规中矩
驾驶质感 底盘稳,动力强 平顺省油,但高速乏力 舒适但无趣
我的观点:
要极致省油?选宋PLUS DM-i。
要皮实耐用?RAV4仍是“工具车”首选。
但如果你想在燃油车里找到驾驶乐趣、豪华感和智能化的平衡,星越L是目前最接近“六边形战士”的选择。
七、燃油车真的“回暖”了吗?
6月数据确实耐人寻味:星越L、长安CS75 PLUS、途观L等燃油车销量回升,而部分新势力车型排名下滑。这是不是意味着“电车退潮,油车复兴”?
我认为不是反转,而是回归理性。
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新”,而是更关注:
补能是否方便?(尤其北方冬季)
续航是否真实?(电车打折严重)
长期使用成本?(电池衰减、保值率)
燃油车没死,它只是从“主角”变成了“重要选项”。就像智能手机普及后,功能机还在工地、老人市场活得挺好。
八、未来怎么看?
星越L的成功,给行业提了个醒:技术路线没有高低,只有适不适合。
比亚迪靠DM-i打天下,解决续航焦虑;
特斯拉靠三电和自动驾驶,定义智能标杆;
而星越L,靠的是**“油车的可靠+电车的体验”**,在夹缝中杀出血路。
未来,混动、增程、燃油、纯电,会长期共存。就像吃饭,有人爱吃米饭,有人偏爱面条,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出“让人愿意买单的味道”。
结语:你会为“情怀”买单吗?
星越L的逆袭,不是偶然。它证明了:在电动车狂飙突进的时代,燃油车只要足够扎实、够懂用户,依然能赢得掌声。
但问题来了:如果你现在要买一台SUV,你会选续航焦虑但补能快的电车,还是油耗高但无拘无束的油车?
或者,像星越L这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走出第三条路?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会一一回复。
下期,我打算试驾问界M8,看看这台“增程黑马”到底有多猛。老铁们,有啥想问的,尽管留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