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零跑D19这么能打,10月16日刚全球首秀,零跑最大最高端SUV亮相三排六座超大空间

10月中旬,零跑D19刚刚完成全球首秀。我一朋友刚参加完发布会回来,第一句话就特别震惊:这车真没想到能这么大!你说,零跑之前做的车型,一贯走小巧精致开挂续航路线,结果这次一口气干了辆超过5米2、轴距3米1的巨无霸SUV,还三排六座,直接和理想L8正面对冲。兄弟,心里那波澜起伏,估摸着不少家庭用户已经开始琢磨换车了。

这车到底厉害在哪?先说空间,5米2车长,三排座椅布阵,一家老小挤挤绰绰没问题。尤其是第三排的腿部空间,零跑直言着力做了不少功夫。坐三排,成年人大概还能有一拳三指的空间,虽说不是头等舱,但对日常上下学接送亲戚,绰绰有余了,这话是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里销售人员这么说的。和市面上那些七座SUV比,零跑D19空间感受不亚于理想L8,甚至某些细节设计更人性化。

万万没想到零跑D19这么能打,10月16日刚全球首秀,零跑最大最高端SUV亮相三排六座超大空间-有驾

动力方面,给了增程和纯电双方案。增程版的纯电续航号称500公里,纯电版直接飙到720公里。这续航,看数据上说够日常通勤没啥压力了。去年底,我朋友做过一个粗略的心算,纯电版本如果以京沪高架路况百公里13度电算,实际满油满电状态下,理论续航还真能撑个大周末自驾游。增程版就更靠谱,纯电500公里日常摆摊买菜,增程来打后勤,路线再远也不慌。

智能方面,这车可有看头。搭载了目前顶配的高通8797芯片,算力1280TOPS,算是目前量产车里很靠前的水平了。车内语音交互、驾控辅助都显得聪明不少。听我同事聊,这芯片力气大,处理点云数据和影像更快,延迟几乎看不出来。老实说,虽然我不喜欢随车智能被吹得太玄乎,但这一点确实是零跑D19的加分项。相比理想L8用的芯片,算力提升了30%,体验应该更流畅。

万万没想到零跑D19这么能打,10月16日刚全球首秀,零跑最大最高端SUV亮相三排六座超大空间-有驾

但得承认,这车也不完美。增程版成本估计高,综合油电成本估算,百公里用车成本大约比纯电提升了20%,对比同价位的纯电SUV,这算是一笔隐性开销。供应链方面,据我跟一些供应商沟通,零跑这次大手笔扩展车型线,整体供应链压力大。特别是对于三排布局的车身结构和电池模组,供应链协调难度翻倍。搞研发有点像拼积木,一环扣一环,少了哪块都完不成拼图。我对朋友说。

说到研发,零跑这次在某些细节上确实让我想起了传统车企的套路,尤其是车内用料和装配手感上。以前零跑那种更接近互联网数码产品的设计感觉,被这款车的精致和厚重感代替了。刚开始我觉得零跑这步棋有点冒险,毕竟他们做的主打轻巧灵活市场,转向高端SUV,感觉跨度挺大,风险不少。后来仔细想了想,这种转型,也是技术和市场压力下必须的选择,毕竟竞争激烈,用户需求更细分,单靠小型电动车活下去越来越难。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带说一句,售价还没官方定,不过推测比理想L8略低,顶配估计带增程的版块能拉到30-35万区间。我一销售朋友打趣,要卖旗舰定位,别让溢价太高,消费者玻璃心经不起折腾。这话让我笑出了声,但也真实反映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残酷。

万万没想到零跑D19这么能打,10月16日刚全球首秀,零跑最大最高端SUV亮相三排六座超大空间-有驾

我自嘲一句,其实前面我提到零跑续航和芯片,是基于官方数据和同行传话,有些地方感觉吹得有点盲目乐观。毕竟,智能芯片强劲不一定代表用户体验就完美,续航数据在现实开启空调和高速路况下可能会打折,尤其冬天影响不小。入手体验和后续数据还得看用户真正上路时间。你们觉得呢?有多少人愿意花这价钱买零跑新高端?

这车的三排座确实给了零跑一个很大的扩展牌面,家庭用户可以真切体验到空间带来的便利——夏天带娃带老人郊游,一趟能少开一辆车。但我也好奇,像智能化这么卖点明显的车型,零跑能不能把稳定性和服务做好。毕竟,一线城市外的用户,充电和维修网络的完善性直接影响用车幸福感。你有没有碰到过充电桩明明有车位偏偏没电的尴尬?真要换车,会把这考虑进去吗?

万万没想到零跑D19这么能打,10月16日刚全球首秀,零跑最大最高端SUV亮相三排六座超大空间-有驾

零跑D19给的感觉就像一个既要走高端路线、又不想丢掉老用户的中年人,想要的东西很多但又很纠结,核心还是产品力和用户口碑能否立得住。说白了,零跑这车关键还是在于没有直接背书谁。毕竟大家都见过大厂黑科技吹牛,零跑算是敢露面挑战的那种,挺有勇气,也挺刺激。

留个悬念。我倒是特别好奇这车的长期保值率会是多少。现在新能源车保值率整体偏低,理想L8三年保值率官方估算在65%左右,零跑要是能做到类似水平,对家庭用户来说就是个惊喜。有人说纯电车三年残值坍塌太快,是不是增程版会是更理智的选择?你怎么看?

万万没想到零跑D19这么能打,10月16日刚全球首秀,零跑最大最高端SUV亮相三排六座超大空间-有驾

到底买or不买,买哪款,你心里有数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