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苏联进口的四款小轿车,坐过的比开过的还要牛!

六七十年代,我们从苏联搞来了好多小轿车,主要是给领导们当公务车用的,一般人可没资格坐。要是按级别来排的话,大概是这样的顺序:

50年前苏联进口的四款小轿车,坐过的比开过的还要牛!-有驾

拉达这款车,在苏联就是老百姓日常开的轿车。但回到八十年代咱们这儿,轿车可稀罕了,路上跑的哪辆不是宝贝?能开上拉达的,那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起初,这些车多是乡镇企业大老板们的座驾,透着一股子“新贵”味儿,尤其在东北办婚礼,好多家庭都愿意用拉达当婚车,倍儿有面儿。慢慢地,不少司机瞅准机会,把拉达当成了出租车,从北边的黑龙江到南边的厦门,哪儿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在桑塔纳流行起来之前,好多司机就是靠着开拉达,赚得了人生的第一笔大钱。想想当年坐过拉达出租车的人,现在怎么着也得六十岁往上了。

50年前苏联进口的四款小轿车,坐过的比开过的还要牛!-有驾

伏尔加这款车,1956年在高尔基的那个汽车厂被造了出来,它可是苏联工业的明星呢,还出口到了75个国家。在苏联,它的地位跟德国的奔驰差不多,大家都称它为“国民之车”。虽说它不是最贵最豪华的,但因为用得特别多,尤其是很多高级干部都坐它,所以在大家心里,它的地位可高了。在我国也是这样,能坐上这车的人,一般都是副部长级别的,部队里也得是军长以上的。特别是早期的那种,车头上还有个金鹿标志,那档次最高了。不过到了八十年代,金鹿标志就没了,那时候在我国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到了(80年代要11万一辆呢),很多老板都爱买伏尔加,就连机关里淘汰下来的旧伏尔加,也能给县级干部当专车了。

50年前苏联进口的四款小轿车,坐过的比开过的还要牛!-有驾

吉姆牌大轿车,大家都叫它大吉姆。在苏联,它是高级官员的座驾,相当于咱们这儿的部级领导用车,地位比伏尔加还要高一些,通常是正部级官员和军区司令的专车。大吉姆可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十年里总共才造了两万多辆),造车时根本不考虑油耗,车身材料用得特别扎实,所以整辆车重达四吨。但也因此,它得到了“公路坦克”的称号,车身坚固得能把其他轿车撞得变形,自己却毫发无损。这车装的是直列六缸发动机,尽管有四吨重,时速也能跑到90公里。车身长达六米,里面有三排座位,真是豪华得不得了。

50年前苏联进口的四款小轿车,坐过的比开过的还要牛!-有驾

说起吉斯车,以前有这么一句话,讲的是“大红旗、小华沙,还有吉斯吉姆伏尔加”,后面这句是按级别从高到低来排的。吉斯车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像吉斯110,以前就是主席坐的车。听说吉斯车总共就进口了那么十几辆,能坐上这车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这车装的是六缸发动机,有140马力,跟咱们国家的东风EQ140卡车动力差不多,跑起来能到140公里每小时。想想那可是五十年代啊,在当时,吉斯就是苏联最快的轿车了。后来这车改名吉尔,还研发出了V8发动机,马力提升到了300匹,油耗才19升,对于这种级别的车,这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