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市是真有点看不懂了,以前咱们总觉得合资B级车,怎么着也得小二十万才能落地吧?
尤其是像丰田亚洲龙这种,当年可是顶着“小雷克萨斯ES”的光环来的,稳重、大气,是不少中年大哥的心头好。
可你猜怎么着?
一汽丰田突然就不按套路出牌了,直接甩出一张王炸,把亚洲龙的价格打到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13.88万元起。
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儿都懵了,纷纷在问,这是真的吗?
丰田这是想干啥?
是不是车子减配减得不成样子了?
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盘一盘这事儿。
说白了,丰田这一招,叫“降维打击”,也是被逼出来的。
你想想现在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卷”字当头。
尤其是咱们的国产品牌,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新能源车做得风生水起,价格屠夫当得一个比一个狠。
比亚迪的秦PLUS、驱逐舰05直接把混动轿车的门槛拉到十万以内,长安、吉利、奇瑞这些传统大厂的新车也是配置拉满,价格亲民。
这种情况下,你让丰田、大众、本田这些合资品牌怎么玩?
过去那种靠着品牌光环就能舒舒服服卖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消费者现在可精明着呢,兜里就那么多钱,谁给的配置高、谁的技术新、谁的价格实惠,就买谁的。
所以,一汽丰田这次把亚洲龙的价格打下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在“金九银十”这个传统的销售旺季,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下的一步险棋,也是一步狠棋。
那问题来了,这13.88万的亚洲龙,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是不是个“丐中丐”版本,啥配置都没有,就一个车壳子加四个轮子?
咱们得仔细看看这个所谓的“探享版”到底升级了啥。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内饰。
以前大家总吐槽丰田内饰老气横秋,万年大塑料。
这次亚洲龙探享版明显是听劝了,直接给你上了真皮方向盘,全车座椅也换成了皮质包裹,主驾驶和副驾驶座椅还支持电动调节。
这在以前的丰田低配车上是想都不敢想的。
车里还加了智能氛围灯,虽然这玩意儿在国产车上都快成标配了,但丰田能给你加上,也算是诚意的一种体现了。
坐进去的感觉,确实比老款那个光秃秃的内饰要舒服、高级不少。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三大件”之一——车机系统。
这可是过去合资车的重灾区,卡顿、死机、功能少,简直就是“老年机”水平。
这次亚洲龙探享版直接换上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
这是什么概念?
这颗芯片可以说是目前车机系统的天花板,很多三十多万的国产新势力旗舰车型用的就是它。
有了它,车机的流畅度、反应速度、语音交互的聪明程度都会有质的飞跃。
你跟它说话,它能秒懂,导航、放歌、开空调,基本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再也不会有那种你急得满头大汗,它还在那“思考人生”的尴尬场面了。
这说明丰田也想明白了,现在的年轻人买车,智能化体验是刚需,再不跟上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也是这次升级的重点。
它配备了一套叫Toyota Pilot的高阶智驾系统。
这里面最实用的就是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能在0到180公里的时速范围内自动跟车。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在高速上开车能省心不少,设定好速度和跟车距离,它自己就能跑,你只需要扶着方向盘就行。
在市区堵车的时候,它也能自动跟着前车走走停停,极大地解放了你的右脚。
文章里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说它的“加塞响应速度超越人类驾驶员0.8秒”,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意思就是说,当有车突然插到你前面时,系统的反应比大多数人更快,能更及时地减速,避免追尾。
此外,像车道居中保持、预碰撞安全系统这些功能也都有,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安全下车辅助”,在你停车准备开门时,如果后方有车辆或行人靠近,系统会发出警报,防止“开门杀”的悲剧发生。
安全配置上,丰田向来不含糊,这次更是堆料。
除了常规的气囊,还多了膝部气囊、侧安全气帘和第二排侧气囊,基本把你全方位包裹起来了,官方管这个叫“金钟罩”防护系统,听着就挺有安全感的。
主动安全方面,除了车身稳定系统和胎压监测,它还用上了毫米波雷达,据说能穿透300米的雨幕进行探测,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提前预警碰撞风险,这个就比较厉害了。
动力方面,这里要说清楚一点。
那个13.88万的价格,对应的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版本,就是咱们熟悉的那套动力,主打一个皮实耐用、省油平顺。
而文章里提到的“2.0L智能电混双擎系统电池升级”,指的是亚洲龙的混动版。
它的电池从以前的镍氢电池换成了能量密度更高、充放电性能更好的三元锂电池,功率提升了8%,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4.3升,这对于一台车长接近5米的中型轿车来说,简直是省油神器。
当然,混动版的价格肯定不止13.88万,这也是车企常用的营销策略,用一个极低的入门价吸引眼球,但真正走量的、配置更均衡的车型,价格会高一些。
总的来说,一汽丰田这次确实是下了血本。
把一款B+级轿车的价格,拉到了A+级轿车的区间,用更大的空间、更高级的定位去和速腾、思域这些车型竞争,同时,配置上又向国产新势力看齐,补上了智能化这块短板。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对于那些预算在15万左右,既想要合资品牌的可靠性,又对空间和配置有一定要求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确实巨大。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才迫使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放下身段,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来回馈消费者。
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