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关税重压下,特斯拉为何紧急停售ModelS/X?

当中国宣布对美关税从84%飙升至125%时,特斯拉官网的Model S/X订购按钮悄然消失。这个看似微小的动作,背后却是跨国车企在贸易战中的断腕求生——两款售价超百万的进口车型,为何在一纸税单前毫无招架之力?而上海工厂的Model 3/Y却岿然不动,这场博弈暴露了怎样的生存法则?

125%关税重压下,特斯拉为何紧急停售ModelS/X?-有驾

关税大刀落下,特斯拉的“断腕”求生

125%关税重压下,特斯拉为何紧急停售ModelS/X?-有驾

4月11日中方加税公告中的一句话直击要害:“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对于依赖加州工厂进口的Model S/X而言,125%关税意味着每辆车成本翻倍。特斯拉的沉默停售,实则是利润空间被彻底吞噬后的被迫撤退。2023年数据显示,这两款车型在华销量不足2000辆,仅占特斯拉中国总销量的0.3%,战略收缩的代价远小于硬扛关税的流血竞争。

125%关税重压下,特斯拉为何紧急停售ModelS/X?-有驾

上海工厂成“救命稻草”:本土化生产的避险逻辑

当进口车型遭遇灭顶之灾,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 3/Y却稳如泰山。这背后是特斯拉早已布下的“中国盾牌”:本土化供应链将制造成本压低30%,66万辆的年销量(占在华销量99%)形成规模壁垒。更关键的是,中国工厂的产能完全规避了关税冲击,使得Model 3/Y在30万级市场仍具价格竞争力。这种“在中国,为中国”的模式,正成为跨国车企应对贸易摩擦的标准答案。

贸易战阴影下的车企困局:特斯拉的“阿喀琉斯之踵”

Model S/X的溃败暴露了特斯拉的致命短板——高端车型过度依赖美国单一生产基地。彭博社指出,特斯拉3月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1.5%,而比亚迪同期增长23%。马斯克虽公开反对关税政策,却陷入与特朗普顾问纳瓦罗的骂战,政治斡旋空间愈发逼仄。更讽刺的是,特斯拉一边承受关税打击,一边加速推进FSD入华,凸显其对中国市场又恨又爱的矛盾心态。

跨国车企的未来:关税战没有赢家

特斯拉的案例给行业敲响警钟:当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1%的中国市场竖起关税高墙,任何依赖进口的豪华车型都将首当其冲。商务部“坚决反制”的立场暗示博弈长期化,车企唯有加速本土化才能存活。但代价可能是产品多样性的牺牲——正如特斯拉被迫放弃Model S/X,未来更多车企或面临“保销量还是保高端”的残酷选择题。

这场关税风暴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当政治与商业的绞索收紧,即便是马斯克这样的颠覆者,也不得不低头改写生存剧本。而中国市场的选择,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版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