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

最近车圈又掀起了一阵热议——2025年10月28日,华为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鸿蒙智行全系车型交付量突破了100万台,用43个月完成了这个行业里程碑。

这数字一出来,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要知道,这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代,鸿蒙智行却能稳坐高端车市的头把交椅,从这个突破就能看出,华为和赛力斯联手打造的这个品牌,到底有多强的生命力。

那问题来了,鸿蒙智行到底是靠什么做到的?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

今天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第一部分:鸿蒙智行突破百万辆,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2025年的鸿蒙智行,用"稳步上升"这四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从年初的销量表现来看,鸿蒙智行每个月都在保持高位运行,9月份全系交付新车52916辆,这个数字已经说明了问题。

等到10月底,当余承东宣布交付突破100万台的时候,整个行业都意识到,这家企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势力",而是真正的行业重量级选手。

为什么鸿蒙智行能做到这一点?

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华为砸钱的结果,但实际上远没那么简单。

要说鸿蒙智行的成功,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它从一开始就坚持走高端路线。

25万到50万的价格区间,这里聚集的都是最挑剔的消费者,他们有钱,更有品味,要的不是便宜货,而是值钱的东西。

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里,问界和享界两个品牌齐头并进,虽然它们走的是不同的路线,但都在用同一个逻辑来说服消费者——"我值这个价钱,因为我确实更好用"。

问界这边是绝对的销量担当。

9月份,问界系列全系交付40619辆,其中问界M8交付21244辆,直接拿到了大型SUV销量榜的第一名。

问界M9交付10503辆,也进入了前三名。

这两款车加起来就占了鸿蒙智行9月份销量的大头,稳定性强得可怕。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这两款车这么能卖?

说到底还是因为它们踩准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智驾好用加上舒适体验。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从市场反馈来看,问界M9已经连续18个月蝉联50万以上市场的销量冠军。

这不是一两个月的昙花一现,而是货真价实的长期稳定表现。

试问有多少豪华品牌能做到这一点?

BBA再强也得被问界M9压下去,这说明国产高端车已经彻底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享界这边则是一个有趣的翻身故事。

2024年刚上市的时候,享界S9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陪跑选手,销量不温不火,网上甚至有人唱衰。

但2025年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尤其是从推出增程版本之后,享界S9的销量开始有了明显的回暖迹象。

最新的数据显示,享界S9和享界S9T两款车加起来,9月份成为了30万级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的销量冠军。

更夸张的是,整个享界品牌的销量已经超过了BBA单月销量的总和。

这个逆转有多快?

快到让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


第二部分: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要说明白问界和享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得先从产品本身说起。

问界M9和M7这两款车,它们的成功不是随便得来的,而是精准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

先说问界M9,这是一款定价46.98万起的旗舰SUV。

很多人会想,这么贵的车,怎么会卖得这么好?

关键在于华为在这台车上投入的技术。

最新的ADS 3.0智驾系统,这玩意儿能识别锥桶、识别行人、能在城区和高速无缝切换,关键还能帮你自动泊车。

只要会踩油门和方向盘,懒得开车的时候就能放手让车自己跑。

这种体验以前只有特斯拉在吹,现在华为把它做成了现实。

这不是简单的辅助驾驶,而是真正能减轻你驾驶疲劳的黑科技。

试想一下,在北京三环的高峰期,你只需要监督车子自己开,多舒服?

内饰方面,M9用的天然麂皮绒加三联屏的配置,有那种豪华感,后排还能选装零重力座椅。


这些配置说起来都很常见,但华为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加上那流畅的鸿蒙座舱系统,用户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能直接用华为手机投屏控制,能和家里的智能家居联动,这种生态体验BBA根本比不了。

问界M7就更聪明了,这是一款24.98万起的车。

在这个价位,你能买到什么?

激光雷达、鸿蒙座舱、智驾辅助,还有超过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

对比宝马5系和奥迪A6L,问界M7硬是用更低的价格和更新的技术,把那些传统豪华车用户拉了过来。

用户反馈说得很直白——"同样的钱,我为什么还要买BBA的老产品,而不选择华为最新的黑科技?"

这就是问界M7的底气所在。

再看享界S9,这款车一开始为什么没卖好?

原因其实很简单——定位模糊,用户信心不足。

华为做SUV没人有意见,但做轿车的时候,消费者就有点犹豫了。

加上早期的鸿蒙车机系统还不够成熟,比起问界有差距,价格上也没有明显优势,自然就没人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但今年的情况变了。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华为推出了享界S9的增程版本,这一步棋下得太妙了。

增程版解决的就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续航焦虑问题,而且新加入的车型从39.98万降到了37.98万,虽然价格低了,但配置反而更厚道——空气悬架和后排按摩这两项都是标配。

换句话说,你花更少的钱,却能买到更多的配置。

这种逻辑用户吃这一套。

与此同时,华为线下门店的销售团队把享界S9和问界M7摆在一起对比展示,让用户现场体验。

你一坐进去,就能感受到鸿蒙4.0车机系统的流畅度提升,再看看配置表,用户很难不动心。

新增车型的订单占了总订单的大头,说明了一切。

而且现在有不少从宝马5系和奥迪A6L"转投"过来的用户,他们都说同样的话——"智驾好、体验顺、价格还便宜"。

第三部分:鸿蒙智行百万辆背后,反映的是新时代车市的什么变化?

看鸿蒙智行这100万辆的成绩,你就能明白,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层的洗牌。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从前的逻辑是什么?

买车看品牌,BBA就是天花板,国产车再便宜也得排在后面。

但现在的逻辑变了——买车看技术和体验。

你的智驾行不行?

你的座舱系统流不流畅?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消费者会不会掏腰包。

鸿蒙智行的100万辆成交,背后说明的是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已经改变了。

那些传统豪华车品牌再也不能坐以待毙,因为消费者已经用脚投票了。

每个月都有一些BBA的潜在用户转投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华为在芯片上的自主能力,直接支撑了问界和享界的技术自信。

麒麟芯片、鸿蒙系统、ADS智驾,这三样东西都是自己研发,不用看美国人脸色。

反观传统车企,很多时候还得依靠高通、黑莓这样的外国供应商,日子就没那么舒坦。

从市场结构来看,25万到50万这个价位段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这个价位段的消费者最理性,最看重产品力和体验,最不会被品牌光环忽悠。

鸿蒙智行能在这里站住脚,还能连续突破销量纪录,这就是真正的硬实力。

用户心态也在变。

2023年还有人纠结要不要买国产新能源车,怕掉价、怕售后。

到了2025年,这些疑虑基本消散了。

鸿蒙智行的保值率不错,华为的售后也没得说,用户现在就是纯粹地看产品——我买的这台车能不能给我好的体验。

问界和享界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销量表现。

第四部分:这些销量数据背后,网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鸿蒙智行的高销量一出来,评论区自然少不了各种疑问。

咱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好好聊聊。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首先有人问,问界M9和M8卖这么好,是不是华为在砸钱营销?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很多传统车企确实是这么玩的。

但问界的情况不一样。

华为在这两款车上的营销投入并不特别高,真正的销量来源是老车主的推荐。

超过一半的购买者是被现有车主拉进来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产品本身的好口碑是最好的广告。

人家开着问界M9在各种社交平台分享智驾体验,自然就有人想跟风体验一下。

这是最高级的营销方式,也是最难复制的方式。

还有人问,享界S9降价之后,是不是品牌档次下降了?

这个逻辑其实反了。

享界S9之前卖得不好,不是因为价格高,而是因为性价比不够。

现在降价了,配置反而更厚道了,这叫"提升性价比",不叫"降身份"。

品牌高端不高端,关键看用户怎么看。


现在买享界S9的里面,有四成是从宝马5系、奥迪A6L转过来的,这些人的品味绝对不低。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他们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宁可选择华为的新科技,也不要传统豪华的旧体验"。

还有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就是有人问鸿蒙智行未来会不会超过特斯拉。

这个问题得分两个角度说。

从纯电市场来看,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确实还在,但这个优势在快速消退。

用户现在更关心的不是牌子,而是实际体验。

从这个角度,华为ADS 3.0的智驾能力已经不输特斯拉的Autopilot,鸿蒙座舱的生态更是特斯拉比不了的。

从长期来看,鸿蒙智行有几个特别的优势。

第一,华为的科技生态是国产企业里最完整的,手机、平板、汽车、家居全打通了。

第二,国内消费者对国产高端品牌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个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第三,华为和赛力斯的这个组合,既有华为的技术,又有赛力斯的制造经验,这个配合越来越默契。

但也不能太乐观,特斯拉毕竟还有成本优势和品牌积累。


真正的较量不是现在,而是后面的三到五年。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到时候如果鸿蒙智行能保住高端市场的地位,同时向下扩展产品线,那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结语

从鸿蒙智行的100万辆交付看,这不只是一个销量数字,而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变革的证明。

问界系列用"稳定的高端体验"吃遍了50万级市场,享界系列通过"聪明的产品升级"赢得了消费者的二次认可,这都说明一个问题——技术实力和产品诚意才是王道。

曾经有人说国产高端车走不出来,现在被打脸了。

曾经有人说华为造车是跨界,现在也被打脸了。

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选择在变,而鸿蒙智行正是抓住了这个变化的机遇。

如果你现在有25到50万的预算想买一台新能源车,是执着于传统豪华品牌的虚名,还是愿意尝试华为的实实在在的黑科技?


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问界能一直守擂,享界又是怎么从低迷中重新崛起的?问界为什么能稳如磐石,享界的回暖是怎么做到的?-有驾

他们用购买力投票支持了问界,支持了享界,也支持了整个鸿蒙智行这个新时代的新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鸿蒙智行能在短短43个月内完成百万辆交付,这就是为什么说这个时代真的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