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买奔驰、11万开雅阁! 燃油车价格全面崩盘,是馅饼还是陷阱?
7月的车市彻底疯了! 走进任意一家燃油车4S店,销售都会甩给你一张跌破眼镜的报价单:指导价33万的捷豹XEL,现在不到17万就能开走;曾经加价3万才能提车的奔驰CLA,如今裸车价跌破13万;就连中产标配的本田雅阁,也直接砍到11万起售。 这不是促销,是价格体系的全面崩塌!
豪华车率先“跳楼”,50%降幅只是起步价
奔驰A级的降价海报直接刷屏朋友圈,原价25.98万的车,如今12.99万开走,比隔壁本田思域还便宜2万。 宝马4S店里,X1入门款从28万跌到17万,销售自嘲:“现在买宝马和买白菜的区别只剩交购置税”。 更夸张的是二线豪华品牌:沃尔沃XC60狂降14.99万,凯迪拉克XT5甩卖13万,捷豹XEL更是打出“五折豹”标语,降价16.73万后仅剩16.25万。 豪华车用腰斩价换销量,背后是新能源车的致命挤压,当比亚迪汉和特斯拉Model 3同样卖20多万,谁还为“三叉星徽”的品牌溢价买单?
合资神车集体“裸奔”,B级车比国产车还便宜
日系三强的防线彻底崩溃! 轩逸经典款降到6.09万,比五菱宏光MINIEV贵不了多少;丰田凯美瑞优惠7万后跌至14.98万,比国产混动轿车比亚迪秦PLUS还低2万;本田雅阁直接跌破11万大关,4S店销售坦言:“这价格比我们2010年的老款还便宜”。 德系阵营同样惨烈:大众朗逸自动挡5万起售,比二手车还划算;途观L甩卖7.5万,裸车价仅16.48万。 最讽刺的是,合资B级车普遍杀进12万区间,比吉利星瑞、长安UNI-V等国产A+级轿车还便宜!
自主品牌淡定跟降,但刀法精准
当合资车挥泪大甩卖时,国产车反而显得克制。 红旗H9虽然降价9.4万,但起售价仍坚守24万关口;哈弗H6优惠4万后守住9.89万底线;长安CS75仅让利2万出头。 奇瑞瑞虎8、吉利博越等主力车型降幅控制在20%以内,价格始终锚定10万以上。 这种冷静来自技术底气,插混车型如比亚迪DM-i已实现“油电同价”,燃油车降价对自主品牌只是锦上添花。
降价潮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绞杀
国六C排放标准像悬在车企头上的刀,2026年实施的新规要求颗粒物排放降至当前1/10,现款燃油车40%无法达标,不清仓就只能变废铁。 经销商库存早已爆表:某日系品牌库容系数高达3.5(警戒线为1.5),停车场塞满滞销车,月均停车费超百万。 更残酷的是消费端叛变: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95后购车者中75%首选电动车。 当混动车续航突破1200公里,燃油车的发动机技术突然成了“古董”。
捡漏还是踩坑? 暗雷比优惠更惊人
“13万的奔驰A级,保养一次要2600元,换个保险杠报价1.8万! ”二手车商老李在直播间警告粉丝,“现在抄底豪华车,修车时才知道什么叫原价”。 更隐蔽的是减配陷阱:某德系品牌将膝部气囊换成泡沫填充块,某日系车取消后防撞梁,这些改动在降价海报里只字未提。 而最狠的一刀来自保值率,3年车龄的燃油车残值暴跌50%,宝马3系二手车18万挂半年无人问津,车商直言:“只敢收新能源车,燃油车给再多佣金都不碰”。
消费者的真实选择:一边骂,一边抢
尽管风险重重,降价4S店里依旧挤满人。 刚签合同的90后夫妇算了一笔账:“雅阁混动版卖18万,燃油版才11万,省下的7万够加10年油”。 做网约车生意的王师傅更现实:“5万的朗逸跑滴滴,半年回本,撞了也不心疼”。 但更多人陷入纠结:二手车主刘女士看着暴跌的奥迪A4L估价单叹气:“3年前30万买的车,现在只值12万,换车等于白扔18万”;而刚摇到燃油车指标的年轻人反问:“同样的钱,是买打折的奔驰,还是加2万上特斯拉?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