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

“围棋十诀”中有一句是“弃子争先”,也被称作为“弃子策略“,指主动舍弃局部棋子,换取外势、先手或关键利益的战术,堪称棋盘上的取舍艺术。简单来讲,“弃子”是求活、争先或取势的手段,其本质是以退为进。其实,不只在棋盘上,这种“弃子”的智慧也常常出现在商业竞争的战略布局中。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这段时间,吉利可谓是动作频频,大事不断。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的全部股份,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若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并从纽交所退市实现私有化。此举看似是极氪的退市,实则以退为进,旨在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避免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前在2025年2月,极氪已正式完成对领克的股权交割,极氪科技集团也正式成立,极氪与领克两个品牌完成合并。如今对极氪的收购计划意味着吉利汽车的品牌整合仍在持续推进。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有媒体透露,极氪将在四五线等下沉的空白市场,和低效市场渠道上引入合伙人模式(代理制),门店依旧沿用极氪家名字,构建“直营为主、合伙人模式为辅”的战略新打法,渗透补强下沉市场,助力渠道发展。除开大的战略整合,人事层面,林杰被任命为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负责人,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同时继续担任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业务层面,吉利剥离电池业务,出售所有吉利欣旺达股权,同时收购经销商以强化渠道控制。这一系列的调整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资本市场的压力

2024年5月,极氪以每股21美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其股价表现颇为亮眼,一度冲高至28美元 ,让市场看到了这家新能源车企的潜力与活力,彼时的市值也近70亿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在此后的时间里,极氪的股价走势急转直下,陷入了持续低迷的困境。直至2025年5月私有化公告前夕,其股价仅为22.6美元 ,对应市销率(PS)也仅仅处于0.4-0.5倍的低位区间。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极氪之所以遭受市场如此冷遇,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其复杂的关联交易,以及对母公司吉利持续输血的高度依赖。这两大问题严重束缚了极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使得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大打折扣。

进一步深入剖析极氪的财务结构后,会发现其存在着类似“寄生式生存”的明显脆弱性。以2024年底的数据为例,极氪的固定资产仅有30亿元,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连10%都不到。在生产环节,极氪高度依赖吉利的代工服务,这一模式直接导致其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付关联方款项,像付给吉利的厂房租赁费用以及生产费用等,数额庞大。也正因如此,极氪的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31倍,在整个行业中处于极高水平。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更为核心的问题是,极氪被视为“优质资产”的三电技术与研发中心,实际上是在吉利的相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使得极氪在进行独立估值时面临巨大挑战,难以向市场清晰展示自身的真实价值。

产品竞争力的下滑,同样让极氪在市场竞争中愈发艰难,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市场对其前景的疑虑。极氪曾凭借001车型在30万元级纯电市场占据先发优势,2024年6月销量达1.4万辆,但2025年3月已暴跌至0.3万辆,较2024年6月暴跌近80%,销量下滑明显,反映出其产品竞争力有所下滑,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而现金流危机,堪称极氪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终极压力。截至2024年底,极氪手头持有的现金仅有90亿元,并且极氪在智能化方面有较大投入,而其销量在2025年出现了波动,4月销量同比环比均下降,前4个月平均月销与全年目标月销差距较大,完成年度目标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有著名证券分析师表示,吉利之所以选择以较低的价格收购极氪,是由于极氪上市后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在美股的市值估值从110亿美元缩水至60亿美元的背景下,同时还面临着中美审计监管摩擦带来的压力,吉利自然会重新审视对极氪战略布局上的考量。

从“多生孩子好打架”

到“回归一个吉利”

不过,极氪的私有化看似是一场资本市场的被动选择,但实际上也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调整。

回看吉利整个战略转向的初始还得追溯到2024年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文件中明确提出“聚焦汽车主业、整合资源、减少内耗”等五大核心方向,标志着吉利从过去“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扩张策略转向资源集中与协同发展的全新道路。宣言的核心逻辑就是解决长期存在的品牌重叠、研发重复和资源分散等问题,力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共进。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在《台州宣言》的指引下,一系列战略整合举措陆续展开。2024年11月,极氪以93.67亿元的价格收购领克51%股权,从而成为领克的控股股东,沃尔沃则就此退出领克股东行列。这一资本层面的操作,旨在深度打通极氪与领克两大品牌在技术与市场资源上的壁垒,为后续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到了2025年2月,极氪科技集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极氪与领克战略整合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极氪科技集团将全面整合极氪与领克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明确“极氪向上(高端纯电)、领克向宽(中高端混动)”的品牌定位。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而此次极氪的私有化,正是吉利战略布局中的进一步“落子”。通过将极氪从纽交所退市并实现全资持有,吉利能够彻底消除上市公司独立决策所带来的种种障碍。这将有助于形成“极氪—领克—吉利银河”清晰的三级品牌架构,实现资本层面的统一管理。

从战略角度来看,此举与吉利近期一系列动作高度契合,如剥离非核心资产(像出售欣旺达股权)以及收购经销商渠道等。这些行动都紧密围绕《台州宣言》中“回归一个吉利”的终极愿景展开,旨在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战略聚焦,打造一个更具凝聚力与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团。

短期红利与长期挑战

从短期成效来看,私有化带来的最直接红利,是吉利对极氪与领克的深度整合。根据吉利内部测算,合并后研发投入有望实现10%-20%的降低幅度,供应链成本(包含物料成本BOM)可实现5%-8%的下降,产能利用率也会提升3%-5%。

目前,技术共享方面已初见成效:领克900直接搭载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并共享英伟达Thor芯片方案,这一举措有效规避了重复开发,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在渠道整合领域,吉利近期积极出手,收购了6家经销商公司,意图摆脱长期以来对第三方渠道的过度依赖,进而强化自身在终端市场的控制力。而这一系列资源整合措施,的确能够缓解极氪此前面临的现金流紧张问题,进而降低运营成本。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而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吉利收购极氪后的成败,还将对两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形成验证。

其一,“大集团+子品牌”这一模式能否成功突破“大而不强”的发展魔咒。在全球汽车行业,日系的丰田-雷克萨斯、德系的大众-奥迪等品牌组合,已充分验证了该模式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可行性。但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与日益增高的贸易壁垒,想要在这一模式下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智能化与全球化两大关键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

其二,效率竞争是否能够成功替代资本狂欢,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行业平均毛利率从2022年的18%降至2024年的11%,这一数据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降本增效已不再是企业发展的可选项,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加强技术创新等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棋士”李书福:吉利“弃子争先”这步棋,有什么战略深意?-有驾

对于吉利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转型尝试,而对于行业而言,这是一次竞争逻辑的重构。长安深蓝与阿维塔的渠道合并、长城重启“龙网”经销商体系,都指向了同一个趋势——车企在从“烧钱换规模”转向“抠利润保生存”。未来3年,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或许比融资能力更加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