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要是你经常刷车圈新闻,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一个消息——哪个老牌车企又要推什么“划时代”的电动车型,一水的高科技名头,各种“未来已来”的宣传画,脑补得跟《银翼杀手》似的。可这才过了多久,连奥迪这样的岁数摆在那里的老大哥,也不得不扛不住现实,老老实实宣布:“俺们原本准备开发的纯电动RS6,这仗咱还是不打了,因为市场需求没到那个程度。”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实话,我觉着奥迪这个理由挺实在,也挺尴尬。电动车这些年闹得风风火火,画大饼的、吹牛皮的遍地都是,资本市场听得热血沸腾,看得眼花缭乱,但落到我们老百姓身上,买车的人真有那么多吗?这事儿我还真得问一嘴——大家都在说“全电动的时代来了”,可有几个人真的打算把自家油车扔了,换上一台动辄五六十万一辆的“RS6 e-tron”?
首先你得问自己,电动车到底吸引我啥?加速快、静音、科技感?这些东西有用,但对有钱买RS6那帮人的生活来说,是不是必须品?还真不一定。买这类高性能车型的人其实特别明白自己的需求:动力要炸、排气得狂、外观得吓人,最重要,整个玩意儿得带劲、有趣,得有个情怀。电动机嗡一脚下去那确实爽,可那种震动、嘶吼、手心里攥着方向盘的那劲头,它真不是一堆电池和电机线能替代的。
现阶段的电车呢,最大短板还得说说续航和补能。我们看新闻时候经常说“欧洲充电桩普及,中国一线城市也还凑合”,可你别忘了,开性能车的可不都是市区通勤,真想拉出去跑个山、刷刷赛道、跨省自驾的时候,心里其实都悬着。百公里三秒四秒的加速性能好听,但真奔到没桩没电的高速服务区,那种焦虑感比啥都压抑。
还有,电车大多数玩家聊“性能”,更多时候聊的是0-100加速,电门一踩到底仿佛世界安静了。但离开直线加速,绕弯道、劈山路的时候,重量过大立马就暴露出来了。RS6作为看家招牌,这车型在油车圈里是妥妥的“地表最强瓦罐”,四驱、空气悬挂、动力、操控一个不像油腻大叔的狠角色。要换成一堆电池压底盘,加起来两吨多,你还指望它飞檐走壁?用户买单吗?这下真得问一句——玩性能车的,那是真爱极致性能,还是花高价买个加速噱头?
再说一句话,厂商不是傻子。你别看人家前两年一个劲推“电动化”,真上了桌,实际销量、人气反馈,包括用车体验一统计,立马能看得清楚。2019、2020年,全球都说电动车要爆发,股价翻天,供应链排队。结果现在到了2024年,油车市场非但没死,反而和电车捉对厮杀,谁便宜谁有噱头谁就能捞到客户。这就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还得吃饭”。奥迪砍掉RS6 e-tron,说白了是认清了形势:你要我押宝电动RS6?除非市面上真的大批人抢着买,否则我拿钱开发,不如买点国债来得踏实。
可问题又来了,既然高性能电动没戏,奥迪自己也不甘心直接认怂——于是嘴上说着“PPE高性能电动平台还在开发”,你们别着急,咱家700马力那可是说到就得做到。这话也是对投资者和粉丝说的,不能让大伙以为奥迪电动化就此中道崩殂。这种两头下注的姿势,其实是很多车企从去年底就开始流行起来的套路——心里头明镜儿似的,既不敢把全部家底砸在一边,也不能完全跟世界潮流唱反调。
在这个节点上,挺有意思的是,新一代燃油RS6的传闻反而火上浇油,有股“屡败屡战”的味道。大家都喊着电动化,结果真正懂车、爱玩的那批玩家,还是死磕内燃机的机械美学。你说奥迪是不是想明白,本分赚钱还是靠自己看家本领?现在都说全球减碳、环保政策收紧,可落到实际操作层面,各国政府对电动车的推广,没了几年前那种拼命砸钱、补贴狂给的场景,车企自然也得量力而行。
你看国内这两年车圈,新能源新贵兵强马壮,特斯拉头铁降价挤压市场,国产自主品牌卷得飞起。外资品牌想吃蛋糕必须得有料。奥迪想靠一款让大家“高举高打”的纯电RS6突然翻身,其实是在打不确定性的牌。既然用户没给明确信号,油车阵地就得继续深耕,新能源牌面得稳稳地噱头摆着,时刻准备市场信心回潮,能进能退全在一念之间。
我还真想问一句——现在动不动就要手机汽车一体化、智能大屏、座舱娱乐这些“新风口”,真有多少是用户的刚需?以RS6这种买得起又会玩的用户为例,他们最在乎的恐怕从来都不是座舱那块儿大屏玩2048,而是发动机轰鸣乐章、上山下道的畅快操控,还有那点“硬茬车主”身份认同。电动化能不能承载这种汽车文化?至少目前还没完全说服人心。
再大点说,奥迪这回砍掉RS6 e-tron,其实也是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前几年车圈太相信“未来趋势”、太盲目信仰技术红利,结果今天砍项目的、降预期的、裁员的新闻一大把。大家突然发现,推动变革光靠理想主义远远不够,消费者用票子投票,企业也得跟着市场走,而不是对着AirPods配无线充电那点幻想画饼充饥。
说到底,一家豪华品牌敢直接坦言“纯电性能车我们真卖不动”,这其实挺健康。敢于止损,说明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拐点,懂得隐忍的才真懂生存。油车不丢,电车不弃,两头备着,哪边风大往哪边扭,至少能保证自己撑得过下一个周期。
这不禁让人多想了一步,很多时候,“创新”和“变革”不是你咋呼着、喊着口号就能完事,其实更多的是一步一脚印地试错,拍脑门使劲拉高估值的故事终归得落到现实。奥迪RS6 e-tron没了,短时间内不会怀念,因为市场根本没准备好踏出这关键一步。三年五年后,电动车续航、补能、体验真到位了,高性能玩家自动扎堆,那时候它可能又要复活都不一定。车市的事儿,从来没有定数,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最后,不妨扪心自问:你会花百万买部纯电瓦罐享受直线推背,还是宁愿用那钱买一台能吼能飙还能闻汽油味的自吸大怪兽?十年后的答案可能变,但2024年,现在,答案很清楚。路怎么走,咱且走且看,别太听明天的高音炮,多看看身边谁真愿意为创新掏钱,话糙理不糙,世界归根结底还是现实主义的。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