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一带学车考驾照,最近有点变化。上午刚在小区门口碰见老李头,他拎着一坛子泡菜,问我:“听说咱们那边濉溪汽运啥时候又停考了?我姑娘马上报陪练呢。”其实这消息,前几天就在车友群传开了,只是具体时间大家伙儿也只听个大概。前后打听,师傅们的说法都差不多,濉溪县五里郢汽运驾校的考场,科目二要修一阵子,9月头起到10月底,整个场地都搭不起来练。
杜集的岱河考场也沾上点事,这个小型车练习的主场,地址在东山路那头,群里小赵说他媳妇的考试得往后挪两月,和五里郢这边脚步一个调调,9月开始直至10月喘不上气。有人说是换新电子仪器,也有老同学发牢骚,说都是场地那几根柱子“歪脖子”,十几年也没人正经整修。
孩子们抱怨得多,每年这修场子时节,学车人数都拥一波。有的教练躲在小树林边烤地瓜边感慨——“一年到头钱都指着这俩月,设备又升级,都是钱呐!”旁边有老师傅抿口茶,吐槽,哪像九十年代头几批考生,砖头摆桩,人挪“车位”,考试前还得自己捡枯草。如今高科技全上了,车后座传感器灵敏得很,练一遍就得怕,踏板踩轻点就报警。
十一月,濉溪临海童那头的重型场地也插队停考,五沟镇孟集村那片,老赵说他侄子赶不上今年收麦前就拿证,只好推到冬里。年年都这遭,淮北这片地儿,变天不高兴练车,冷起来不过水。有人背后议论:“是不是城里的科目三也该转一拨大修?那坡道好几年雨后都滑得要命,去年考场西头小货车滑进壕沟,吓得教练脖子直哆嗦。”
有点新鲜的事情,这阵子有师傅拉着一辆贴着巨大的“人工智能考官”字样的摩登小车进场子。头上架着四根摄像杆,脚底下伸出两根碳纤杆子——据说是省里研究来的实验设备,练起来录片没机会作弊,连转向都识破。几个司机瞅着直挠头,担心以后连油门惯性都得“算得真真的”,以前那种“拐大点角度,监控判不出”小技巧统统失灵。
顺带八卦一句,群友小段透露,去年二手车行收的练习车全是手动挡老捷达,说新手撞坏反光镜是常有的,谁也没个准信。更有人聊,淮北开出来的考场通过率不高,据说和场地路感、轮胎花纹老化有关,还有师傅私下一句玩笑:“有条件,建议多上模拟器,回头撞杆子比撞真车便宜!”
这些年新噱头还真多,谁能想到,最土的冷风天练车,才是最难熬的。有人居然说,有段时间,几个老考场还设了蒸汽暖棚,考前钻一下,结果裤腿全是汗。林子那边总能听见修理师傅的口头禅——“别急,慢点磨,磨出来是门手艺不是苦,别想着抄近路。”

至于公告这事,明面上传言摘自交通管理支队,编辑陈豆豆批条,伙计有人在朋友圈晒:“手快的,再晚点报名都得光等。”年底了,有人从农村回城,路上碰见邻居忍不住感慨:“学车都能赶上停考档,咱这勤快劲儿还真抵不过一纸整改。”
写到这,群里突然弹出一张搞怪表情包:一只小猪头盔歪歪斜斜写着“明年再战”。楼下修车店老刘拍着大腿说:“这些事,10年之后还得说”,然后转身去煮壶老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