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的最新报告,揭示了泰国车市一个惊人的真相。
数据显示,如果现在买车,竟然只有28%的泰国人还会选择传统燃油车。这个数字,简直是在给燃油车的时代判了缓刑。
更让人不解的是,眼下泰国整体车市正因家庭高负债和信贷收紧,跌到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谷。
一边是市场的寒风萧瑟,另一边却是电动化浪潮的烈火烹油。这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车企“卷”动泰国
答案的一半,写在了不久前结束的第46届曼谷国际车展上。
这场车展几乎成了中国品牌的独角戏。预订量前15名的榜单里,中国品牌占据了8席,把曾经的霸主日系和欧系品牌都甩在了身后。
比亚迪以超过一万辆的订单量一骑绝尘,广汽埃安、深蓝和长城等品牌也紧随其后,订单量都数以千计。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策略简单粗暴但有效:亲民的价格,加上毫不吝啬的科技配置。过去被看作高价环保玩具的电动车,如今被中国车企打造成了触手可及的高性价比产品。
政府“助攻”下的新赛道
另一半答案,则来自泰国政府的雄心。
泰国正全力冲刺一个宏伟目标——成为“亚洲电动车制造中心”,计划到2030年,让电动车的产量占到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三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的“助攻”拳拳到肉。减税、直接给补贴、大力兴建充电设施,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天平。
政策的东风,加上产品的竞争力,共同催生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油电大挪移。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不过,泰国消费者也并非头脑一热就全面拥抱纯电。数据背后,藏着他们的精明与审慎。
在愿意放弃燃油车的群体中,有33%的人选择纯电动车(BEV),但也有高达32%的人选择了油电混动(HEV)。
特别是20到29岁的年轻一代,他们最偏爱的反而是混动车型。
这说明,混动车正成为许多人从油到电的“过渡跳板”。它既能享受电驱的安静平顺,又没有彻底的续航焦虑,是一种更稳妥的选择。
说到焦虑,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电动车最大的顾虑,首当其冲就是续航和电池寿命,高达60%的人为此担忧。
其次是安全问题,特别是电池起火的风险,让54%的人心有余悸。
除此之外,充电站够不够用、持有成本到底高不高、二手车残值还剩多少,甚至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等,都是大家心里打的鼓。
结语
益普索的副总监沙提诗迪一语道破了现状:泰国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过渡期。
燃油车不会立刻消失,尤其是在泰国人钟爱的皮卡市场,它依然是绝对的主力。制造商们也在持续优化燃油发动机的效率。
电动化的未来已经清晰可见,但通往未来的路,显然是由纯电动、油电混动和改良型燃油车共同铺就的。这场变革不是瞬间的颠覆,而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交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