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半年前,我正琢磨换车,犹豫不决。那天中午,跟朋友在咖啡厅聊起车,他刚提到,长安逸动开七八年都没啥大毛病,一点都不心疼。还说:你别看它价格还挺便宜,体验还挺到位的。说实话,那句话让我有点起了兴趣。我也一直觉得,像逸动这种亲民款车,更新换代快不代表耐用度就差,都说大品牌卖个十年都没啥问题。而朗逸、尤其是五百万标的车,听着光环就大,扯远点,挂上大众名号,争的是品牌认同感。
我刚才翻了翻我的看车笔记,在相册里看到一张逸动的内部照片。那会儿拍的,是它中控上那块14.6英寸悬浮屏——比我朋友的老朗逸强不少(这段先按下不表),实际上感觉用起来很顺手,界面反应快,支持手机互联。
来,再说点具体的。市场上那两个车的价差,估算都在7.3到7.4万之间(样本有限,估算多了点)。除了价格差异,动力表现差别很大。逸动搭载蓝鲸1.5T,最大马力差不多192匹,扭矩多到310N·m,几乎是涡轮爆发型。试驾时,开进去高速,轻踩油门,感觉车子像打了鸡血一样猛,不怕超车,也不堵车起伏那点事。尤其是1.5T暴力扭矩,不像自然吸气那样线性平稳,有点你以为我只是润滑油的动画片,但你感受到的火力十足。
大众朗逸新锐,估算在110马力左右,只有141N·m扭矩,动力线性反应,平滑得厉害,也许对大多数通勤族来说,这样的慢火车都够用。奇怪,为什么我会觉得朗逸更适合佛系日常?可能这跟它的咔嚓、咔嚓变速箱有关。6挡手自一体,换挡逻辑清楚,没有那种涡轮突兀的冲劲,更像是一个温柔的老友。对我来说,苗条的油耗、平稳的驾驶体验,才是日常必备。
你会不会问:为什么长安的涡轮那么猛,还如此便宜?我猜,也许是它的供应链或研发成本压得紧点(这段,我当然没细想过,纯猜测)。反正,蓝鲸这套1.5T,算是叫得响、用得过硬,车友评价都说稳定靠谱。
油耗方面,两个都差不多。长安官方标6.2L/100km,市区跑跑,8L左右没什么压力;高速可能更低点,5-6L。大众朗逸低速稍省点,但都在7-8L范围内。换句话说,年开1.5万公里,两车油费大致差不了多少,估算每年9000到1万块左右,差别不大。买车前我还算了下,百公里油钱大概在5到6块左右,差异不足一块。
空间方面,逸动明显越级。有朋友曾开过那车,他说:坐着舒服,后排空间像座家用车。我现场测了一下,后排腿部空白差不多两拳(估算),180cm的人坐进去毫无压力。后备箱,估算容量达500L,能放下30寸的箱子和背包。反观朗逸,空间就紧凑点,后排一拳半的腿部空间,后备箱同行490L。但我想,平时带个家人出行,逸动的宽敞确实实用得多。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你会不会觉得,空间王牌都归逸动了,但配置上大众是不是更扎实?配置最强那叫逸动: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支持多联屏、手机投屏、无线快充,甚至有座椅加热通风、车载冷暖箱。用料和体验都比同级车豪华。相反,大众是标准配置:8英寸屏、界面简洁,偏向用得挺好,配置够用。我想,这背后一个逻辑:我觉得,大众追求的是稳妥,耐用、品质感,但在科技感方面,一般式的平平淡淡。
那安全配置方面,逸动多补了点混合型防护:自适应巡航、全景影像(带行车记录仪)、AEB自动紧急制动……你甭看它标配比大众多,实际上还是主动安全的部分偏强化。大众配置更基础点,但配备了碰撞预警、自动刹车,够用,也能安心走。
你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品牌在心理作用大些?还是用起来舒服才是硬道理?我其实也不知道,但我总觉得,买车不光看参数,更在意那份心安。
外观方面,逸动走运动年轻风,年轻人的审美,V字前脸,熏黑轮毂,线条流畅,跑起来有劲。朗逸呢,稳重大气,更像家族标志——规矩、端正,适合偏重成熟稳重用户。两者其实都算适应不同场景。我个人偏好逸动的潮流感,但外表就像衣服,说喜欢不喜欢,得试试才知道。
品牌售后,某销售说过一句——大众的4S网点都在,而且保值率高,三年6成以上;但修理费不低。长安也在扩大布局,优惠多一些,但保值率似乎略低。你不会经常换车,那点差异说白了也影响不太大。买车,更多还得看能用几年。
这次写到居然想起一个奇怪的点——也许,长安更像用得爽的苹果手机,耐操、性价比高;大众更像苹果X,沉稳、贵点,但更有品牌认同。你怎么看?如果可以开个十年以上,或者你会不会考虑,纯粹为了开得顺,而忽略了品牌?有时候,选车就是个折中术。
突然想到:如果只用七八年的话,逸动的耐用和空间优势,可能就更打动人了。反过来看,朗逸,确实更保险,毕竟,品牌认知在那儿。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得你我开一圈。你会不会借助指标、售后、车子那个瞬间带来的感觉来做决定?对了,那个修理工说,新车用着顺,耐操得跟住家狗似的,你信不信?是不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车子啥都不行,就是用着顺,这才是真的厉害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