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逢佳节倍堵心,尤其是对于开着电动爹出行的朋友们,高速服务区充电,已经不是新闻了,这简直成了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大型的、赛博朋克式的、充满荒诞感的集体修行。
每年国庆,朋友圈都会被两种照片刷屏,一种是人山人海,一种是车山车海。而今年,又多了一种,叫“充电桩前的沉思者们”。有人带着小马扎,有人盘着腿,有人在深夜的服务区,听着大喇叭里传来不带一丝感情的叫号声:“54号!54号有没有!” 那场景,三体人看了都以为地球人进化出了什么新的祭祀仪式,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事儿的开局,必须是单点爆破式的。新闻里说,一位辰女士,从广州回湖北,在服务区排了3个小时队,又充了1个小时电。四个小时,黄花菜都凉透了。你知道四个小时能干嘛吗?够我看一部《教父》,够我打两把紧张刺激的文明6,甚至够一个中年男人思考完自己失败的前半生。结果呢?就为了给车充满那点“安全感”。
这就是电动车主的第一重天劫,叫做“续航焦虑渡劫”。
我们总是在聊什么技术,什么800V高压快充,什么CTB一体化电池,什么超充桩,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但现实永远比PPT更魔幻。现实就是,在绝对的流量面前,你的一切技术优势,都像个压缩毛巾,看起来很大,一泡水就没了。你车子支持250千瓦快充,牛不牛?但服务区只有60千瓦的慢充桩,还坏了一个,另一个被油车占了,剩下两个前面排着八百个兄弟。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决定充电速度的,不是你的技术,而是排在你前面的大哥,他的车是不是充满了,他的素质是不是也充满了。
所以,我一直有个暴论:决定中国自动驾驶和充电网络未来的,不在特斯拉,不在蔚小理,而在于老头乐和占位油车司机的神秘默契。只要一个大爷开着老头乐在高速上闲庭信步,或者一个大哥停油车把充电位一占,然后去服务区吃了个豪华午餐顺便睡个午觉,你所有的智能算法、所有的云端调度,都会瞬间变成一个笑话。因为技术是冰冷的,但大哥的停车位是自由的。
这种矛盾感,就是车圈的“道诡异仙”。一方面,车企们在发布会上把参数吹得天花乱坠,恨不得明天就星际穿越。另一方面,用户在服务区为了一个充电枪,差点上演全武行。这叫什么?这就叫,最好的营销,是让用户替你把苦吃了,还觉得这是“甜蜜的负担”。
因为我真的开过电车长途,所以我特别理解那种心态。排队的时候,你不是在排队,你是在进行一场信仰的自我确认。你周围的人,都是你的“道友”。你们聊着彼此的续-航-打-折-率,分享着哪个服务区桩多,哪个服务区有“飞线”秘籍,这是一种战友情。每一个成功冲上电的人,都像是渡劫成功,飞升了。而那些没电趴在路上的,就是“道心破碎,修为尽散”。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尤其是某些品牌,它卖的根本不是车,它卖的是一种“资格”,一种“我跟你们不一样”的身份标签。为了维护这个标签,排队算什么?这叫考验。这叫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车标,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本人,而这些新势力的信徒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这些一起排队充电的经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像。
当然,官方也“不务正业”地出来解决问题了。你看,国家电网增加了超充桩,搞了移动充电车,还用优惠券引导大家充到80%就走。看起来很努力,对不对?
是是是,都对。但这就好比,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战争,你不想着怎么搞闪电战,怎么建立稳固的后勤线,你天天琢磨着给前线的士兵发优惠券,让他们省着点子弹用。这不搞笑吗?
问题的核心根本不是桩多桩少。当下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法则。车企们为了抢用户,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把价格和配置打到了骨折。一台台续航五六百公里的电车,以油车一半的价格卖出去。消费者一看,哇塞,机你太美,买买买。结果呢?所有人都被卷进了这个“先上车后补票”的漩涡。
如果说之前车企的竞争是把蛋糕端走,那现在的玩法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谁都别吃。先把海量的车卖出去,至于配套的充电、维保,那都是“之后再说”的事情。这就导致了基础设施的规划,永远像个追着自己尾巴跑的驴,看起来很努力,其实一直在原地转圈。
honestly,seeing them all lined up reminds me of the time i tried to buy the first iphone。the feeling is exactly the same,a mix of excitement and utter stupidity。
所以你看,增加几个电子奶妈,搞点优惠券,这些都是“战术性勤奋”,解决不了“战略性懒惰”。每年节假日都在重复同样的故事,不就是因为这个局本身就是个死结吗?
那么,明年国庆会好吗?可能会好一点。毕竟桩多了,技术也进步了。但只要“把电车当油车卖”和“把假期当春运过”这两个核心逻辑不变,排队就永远是主旋律。无非是从排4个小时,变成排2个小时。从绝望,变成没那么绝望。
说到底,解决高速充电排队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不是修更多的桩,也不是发明更快的技术。
而是让老板们明白,假期就该老老实实放假,别搞什么调休。
不装了,摊牌了,只要不上班,我在家门口充电桩充一天都乐意。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