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PLUS车主DIY改床车,四次尝试后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寝车”生

说实话,瞅见这位元PLUS车主的“寝车”改造记,我脑子里头一个蹦出来的词儿是“穷讲究”。但咂摸咂摸,这“穷讲究”里头,又何尝不是一颗向往旷野的心?

眼下,“寝车”这门道是日渐蹿红。社交赛博空间里,各路“抠搜游”攻略、自驾游短视频漫天飞舞。瞅着那些博主驾着捯饬过的厢型车,游弋于山岚水湄之间,心头那叫一个长草。仿佛只要有了这么一辆车,就能即刻遁离鸽子笼,投入诗意栖居的怀抱。

元PLUS车主DIY改床车,四次尝试后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寝车”生-有驾

可世相往往是,诗意栖居没那么容易靠岸,光是把车改成能打盹儿的“窝”,就够人闹心的。就像这位元PLUS车主,前前后后捣鼓了四版方案,才勉强攒出一张能将就着的床榻。

头一回置办的延展板,短了半截,脑袋瓜子悬空;二茬添置的加长板,安装忒费劲,平整度又拉胯;三番五次干脆撸起袖子自己上,结果还是摆不平后排座椅那点儿倾斜度。这当间儿花的银子暂且不表,光是耗费的光阴和精力,就够呛的。

元PLUS车主DIY改床车,四次尝试后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寝车”生-有驾

但人家愣是没偃旗息鼓,末了靠着一张折叠硬板床,外加一点匠人精神,硬是把自个儿的元PLUS化作了一个移动的斗室。虽说寒碜了点,但总算是能四仰八叉地睡个好觉了,也算实现了“寝车躺平”。

这事儿逗趣的地方在于,它映照出了一种挺拧巴的世相:一方面,咱渴望自由,渴望开溜;另一方面,咱又不得不直面现世的龃龉。

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囊中羞涩?那就穷游,睡车里。想把车捯饬成寝车,手头拮据?那就自力更生,DIY。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劲头,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元PLUS车主DIY改床车,四次尝试后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寝车”生-有驾

当然,也有人会嘟囔,与其这般折腾,还不如直接氪金买个专业的寝车。这话不假,但关键是,专业的寝车,忒烧包啊!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更深层次地琢磨琢磨,这种“DIY寝车”的现象,背后莫不是也折射出一种无可奈何?楼价高企,生存压力山大,后生们想要逐梦自由,却又阮囊羞涩。只能仰仗自己的双手,尽可能地去创设条件。

与坊间认知相悖,这种“抠搜游”或者“寝车游”,未必是为了省钱,更多的是为了寻觅一种更逍遥、更本真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想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不想被囚于钢筋水泥的樊笼里。

元PLUS车主DIY改床车,四次尝试后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寝车”生-有驾

区区一个数字,便足以佐证问题的严峻性。年年都有为数众多的后生们抉择离开大都会,返回梓里或者去他处营生。他们或许进项不高,但却活得更舒坦、更欢愉。

当我们惯性地将缘由归咎为“后生们吃不了苦”时,是否忽略了他们对于生活质感的锱铢必较?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盈,更是精神上的无拘无束和快乐。

是以,莫要小觑这位元PLUS车主的“改床”经历,这背后,是对自由的渴盼,是对现实的让步,亦是一种积极的活法。它警醒我们,即便身处窘境,也要奋力去寻觅属于自己的诗意远方。哪怕只是在车里打个盹儿,也是一种解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