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锐,这个老字号SUV,最近又有了点新动静。之前大家还在为它停产惋惜,说它陪跑了燃油车25年,最后无奈退场,可转眼剧情一反转,大众直接宣布:不用等太久,途锐会在2029年复活,只不过这次不再烧油,而是靠电来驱动,上路还带着“ID.”的前缀,彻底和纯电挂钩了。话音刚落,有没有一种“典型德企说变就变”的味道?过去的油机时代已经是昨天,潮水一来,电动技术才是香饽饽。
现款途锐算是熬得有点辛苦,毕竟当年那个和保时捷卡宴共用的旗舰平台,也活跃了快小半个世纪了。销量本来就不是很体面,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连七千都没摸到,中国更冷清,月均卖出不到500台。你要是在路上碰见一辆途锐,可能都得三生有幸。定位尴尬,价钱也不是绝对硬气。反正老旗舰的舞台,早让位给新贵们了。
但大众可不是吃素的。新ID.途锐将会用上自家下一代SSP平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升级。简单说,过去大众有两个纯电架构,一个MEB普及款、一个PPE豪华版,SSP平台等于把这俩合体了,拳打宝马,脚踢特斯拉,谁敢不信。硬件拉满,全能“终极武器”,800V高压快充、线控底盘、后轮转向、空气悬架,这些高端配置在纸面上都不是梦。更重要的是,续航这个苦主也能突破700公里,不管城市还是远途,自驾游都不慌。
动力方面,别看参数还没官宣,同平台的消息透露,双电机的输出轻松跑到290千瓦,再搭配100度大电池,动力充沛,奥迪Q8那个级别,ID.途锐说一句“你也不过如此”也没毛病。悬架啥的也没落下,该有的都有,“飘”起来也是另一种感受。
不过,有个问题不少人关心:这新途锐会不会来到中国?答案估计让人有点失望。大众算是看得很透,中国市场太卷了,专为本土定制的ID.8已经和小鹏结伴搞起来了,车长直接定到了5米,还带三排座,家用SUV的天花板,2026年就要登陆中国。看这节奏,ID.途锐暂时很难安排进国内阵容,毕竟大众已经选好了自己的中国合伙人,方向跟全球不是一条路。
从这事能看出,大众的算盘也挺精明。他们不再追求全球通吃,把“一个模型卖到全世界”的思路踩了刹车。什么地方流行什么车型,资本和技术全用在刀刃上,区域对策一个不少。软件短板那事儿也没再死磕,直接拉中国的企业来补,合则两利,这才是现实。
等到2029年那会儿,SSP平台的首发光环正亮,途锐的品牌底色也还够撑场子。到底两者能擦出啥火花,还得留到那时再看。毕竟,市场变了,消费者也变了,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多活几年。
说到底,大众是那种说干就干的厂子。长期主义和机会主义说来拗口,归根到底就是:只要能把车做出来,谁还计较名字里多了个“ID.”呢?科技换资本,路线换技术,都是背后的细细盘算。欧洲老家、亚洲东家,各有各的活法,谁能说得准,途锐下一个二十五年,会不会比之前更精彩?
一次复活,不仅仅是燃油变电动。这个背后,其实是全球汽车格局的新棋局。老玩家要么自我升级,要么等着被淘汰。途锐的ID.化,大众的中国合伙,都属于侧面入局,把主动权全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看,汽车圈的风云变幻,说白了就是一幕又一幕的潮水汹涌,谁走得稳,谁才是真领头羊。
总归一句话:舞台还在,演员换了,故事还没走到终章。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