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路上的摩托车多得有点夸张,你说说,原来都在“禁摩”,现在怎么倒变成了抢着买?这变化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多人都有点懵。我啊,算是个摩托车半路粉丝,以前对这玩意儿没多大兴趣,但最近家里楼下都停出一排小踏板,多少有点感叹,骑摩托这事,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流行?
你们仔细想过没有,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这几年是真紧张,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加上各种生活成本一年比一年高,本事不多,压力不小。以前都想着买四个轮子的,总觉得那才算踏实,可仔细算一算,一年下来光是油钱保险停车费,没个两三万根本打不住,还不说那车本身比工资涨得快。一到早晚高峰堵得牙痒痒,你说这车开着还有啥乐趣?
我自己也是被逼无奈,换了个小摩托,几千块钱,百公里两升油,停车只要找个犄角旮旯。这一下,出行成本直接降了一个档位,不用想着哪门子停车位、堵车、年检,随便骑骑,省心多了。这也是很多人突然就加入摩托大军的原因,其实没什么神秘,穷啥都省,能省则省。
但你说,早些年怎么就拼命“禁摩”?“摩托车不好看,摩托车危险,摩托车扰民,摩托车是社会乱象。”这些理由说出来都有点讳莫如深。全中国各城市都流行一刀切,声势浩大,摩托车产业被弄得半死不活。这一禁就是好多年,那时骑摩托是“另类”,还容易被警察拦下来查。
慢慢地时代变了,城市堵车真堵到家了,老百姓通勤越来越头大,越堵越烦。于是大家发现摩托车这玩意儿还正好,小巧灵动,来去自如,穿梭自如,确实省时省力。饭也得吃,产业也得带动,地方政策就变得灵活点,适量放水,有自己人,怎么过日子大家懂了吧。
你仔细看最近一年摩托车卖得火,简直是“价格跳水”,各牌子都出来拼杀。进口的降个40%,国产的更不用说,很多人感觉买摩托成了白菜价。我好几个朋友,两三千块钱一辆车拿下,甚至有一万块抄底豪牌二手,几十年前的梦想变成了日常生活。
这事其实就是价格门槛低了,真正推动了大众拥抱摩托。原来只有发烧友和奇迹小众在玩,现在谁都能弄一辆。甭管你最后是用来上下班还是真跑川藏线,反正买着不心疼。
你说,满马路的摩托都是哪些人在骑?网上总喜欢说什么“机车媛”、摩旅拍大片、各种旅途诗和远方,好像骑摩托都是浪漫玩者。其实啊,那都是噱头,大部分其实就是普通老百姓通勤骑手,就像我这样,一脚油门准时上班,两脚踩地回家,工具罢了,没啥幻想。
数据不会骗人,去年乐趣型的大排摩托,销量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三,剩下的全是以小踏板和小排量为主,通勤才是绝大部分。每次上下班路上,摩托排成一队,都是咱这帮为生计奔跑的普通人。那些“摩旅进藏”,其实只有极少数有闲钱又有闲时间的人在闹腾,剩下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城市小蜜蜂”。
不过这波风能不能一直刮下去,得看市场怎么走。去年价格战搞得太猛,谁家库房都堆着货,清得一干二净。按理说接下来市场价格会稳定下来,不可能再跌得那么狠,但也没法再飙回过去那种高价时代。以后摩托车会分化得更明显,通勤车继续下沉,便宜实用,玩乐型的则越做越高端,变成一群小众的“轻奢玩具”。
你别光盯着摩托,还得看看电动车。你看送外卖的小哥,绝大多数都改骑电驴了,不用加油,维护便宜,环保又安静。尤其有些城市管得更严,直接就把摩托赶下牌照桌。长期来看,电动车才是大众通勤的未来,摩托车要么抢赶剩下的地盘,要么就变成爱好者乐园。
但你让我说,摩托车再怎么火,也代替不了汽车。安全性能跟轿车比不了,碰一下可就是人骨头了,咋都没人愿意真拼命。再说了,下雨刮风跑摩托,谁踩一脚泥巴都知道什么滋味,舒适性也没有四轮车。咱们大多数人,就是“不得已而为之”,图个省钱方便,不要一味神话摩托车。
有些人喜欢把摩托吹成“自由的象征”,说是“速度与激情”,其实仔细一看,绝大多数骑手没什么浪漫,骑车就是为了省点通勤成本,压一压生活支出。你要真去问问身边骑摩托的,九成都是上下班路上代步,真把它当做生活必需品。那些偶尔呼啸而过的“大排量”,不过是少数人的追求。
还有一点,大伙儿千万不要被市场炒作牵着鼻子走。去年各大品牌急着去库存,搞得像不要钱一样,很多人脑子一热就买了。但别光看买摩托的钱,骑摩托还得花各种小钱:各种装备,保险,养护费,交通规则,别觉得摩托简单,真想骑得好,安全和规矩还是要在心头。
更别忘了,城市政策随时会变,今天准你骑,明天说要限行,你说摩托这小日子能有多踏实?想一辈子靠它出行,没那么容易。谁都知道,城市拥堵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彻底解决,还得靠公共交通和改变出行习惯。
其实摩托车这波“回潮”,就是给大家多一个选择,低成本通勤的路子开宽了,顺便让一些有兴趣的人过把瘾。可是别觉得这是啥了不得的大革命,终归是某个特定阶段生活的工具罢了。这风潮能吹多久,还是得看政策脸色和市场价格,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万能的。
你要真喜欢摩托车,没问题,安全骑行,合规上路,别影响别人;要是纯粹为了省钱代步,那还是得盯着自己的钱包,别光去追潮流。什么诗和远方、浪漫骑行,归根到底,是极少数人的事。普通人嘛,还是得过自己的小日子,骑摩托也好,开汽车也罢,省钱、安全才是真的道理。
这市场说到底,最后还是会分两头走,通勤走实用,玩乐追高端。至于那些泛滥的“摩旅大片”,大多数人就看看图乐呵,真能成生活中的主流,那是不现实的。摩托车的归宿,大概率就是变成城市里的一份子,一种工具、一份选择,像日本那样,每个人都能有一辆便宜的小踏板,代步就完事了。
最后提一句,摩托车不是万能药,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生活就是这么点办法,潮水来去,选择你合适的就行,别想太多别的。明年马路上还会有摩托,但谁骑谁不骑,还是得看每个人的生活本事。钱紧了就骑摩托,钱宽了就开汽车,大道理就这么简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