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近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哪家风头正劲,产品节奏和技术攻势一个接一个地搞,你是不是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些老牌新能源大厂?但如果我现在丢给你一个新名字——岚图汽车,还真不敢说大伙都信手就能明白这背后的故事。
说起来,10月2日这天,岚图汽车正式把港股上市申请甩向了香港联合交易所,这消息炸出来,估计不少“车圈吃瓜群众”都一愣神:怎么,这家东风年轻品牌已经走到上市这一步了?这操作要多快有多快。你别说,岚图去年8月刚官宣说要盯着上市的目标猛冲一波,9月分股份制改造也整得干脆利落,这波递表,步步跟拍连续剧一样稳准,不带拖泥带水的。说得直白点,这波节奏,是不是有点新势力内味儿?
其实从大众认知来说,岚图的“新”,还真的有点不一样。往前捋一捋,2020年才刚和世界打招呼的岚图,面对的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存量与增量夹击的局面。东风,百年老牌,能整出这么个后起之秀,骨子里不就是央企血脉的那股子底气加上新势力的打法嘛。别人都是先沉淀市场、磨合团队,岚图上来直接卷高端,把第一辆FREE这么一嗓子吼出来,算是把路给开了。
但等会儿,这流量背后能不能站得住?先别抛结论,我慢慢对这种“岚图速度”抽丝剥茧掰开聊聊。先放个小问题在这,岚图高调上市,凭啥底气,这“底气”到底真不真?有多少能经得住现实的市场和资本双重考验?
展开来看,岚图这几年整的活儿还真不少。产品规划表上清晰得跟地铁换乘线路似的:每年1到3款新车,三年里堆出四款主打车型,还承诺到2026年手里得攥够6到9款车,这野心没藏着掖着。你要说一家公司,敢在新能源这条“肉搏“赛道上这么不带喘气地拼,里头没点门路,还真走不到今天。为何?车圈有句老话——家底薄的容易晕招。但人家岚图,不管新品节奏,还是市场覆盖,表上目标清清楚楚。2025年前三季度,挪了9万多辆新车的销量,同比增长近一倍,连续七个月月销破万,这成绩,真不是纸上谈兵。
说回技术派这块,岚图比谁都明白,没有点“黑科技”傍身,那就是新时代“吊车尾”。所以平台架构、三电系统、辅助驾驶,这三大板块都没落下,什么智驾、什么智能座舱,各种概念都提了个遍。别家忙着堆元素,岚图已经在申请专利这事儿上疯狂堆数了。1519项现有专利,4800多项正申请着,这增长速度,行业里算真快的。以前咱们看新能源车大多比性价比和续航,后来卷到智能化和体验,现在拼的已经是“专利墙”数量了,拼谁能让用户感叹一句“哎哟不错哦”,并且专利落地就是产品。
夸归夸,真正打动我的其实是岚图在体系和服务上整的那一套。造车光有平台和黑科技是远远不够的,用户买车要的是全套体验,从选车、下订、提车到后续服务,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被喷上热搜。岚图懂这个理,口号扛得很高:数字化拉满,服务敏捷,工厂绿色。什么叫“全链条智能化”?一句话,让每个环节都能像极客操作一样精打细算,又能把新花样玩到极致。说白了,就是搁那卷效率、拼服务、提体验。不是以前那种“生产线一成不变,售后办公室卡着点”,而是一种按照用户个性需求调整策略的“定制化”思维。
你看官方立场一摆,“新时代央企要搞高质量发展,不能只盯经济账,还得把各类社会责任捋清楚。”说得难听点,现在的头部国产新能源还真不能只会赚钱,还得照顾到政策指向和老百姓口碑。行业只能抛朋友的梗:你得会“赚得漂亮”,更要“活得体面”。岚图这套打法,多少也让咱觉得央企不再是老大爷,能“卷”得起场子了。放眼如今,新能源市场腥风血雨,光拼价格战根本没戏,产品力和品牌打造都得上强度拉满,有没有搞头,看的是谁能从混战里杀出来。
抛开宣传口径,咱老百姓眼里,这些“战略蓝图”到底落不落地?也是得看“实绩”说话。一年能出两三款新车型,量产速度能追得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同时把零售网点扩展到全国两百个城市,触点要铺到一千家,这得是多高能的团队在后面推?另外,39个国家的海外拓展计划也没耽误,欧洲、中东、中亚都在名单上,岚图真把自己当未来的“全球玩家”了。也有人质疑,这开疆拓土是不是有点太急躁?国外那摊水可远比国内市场复杂,好不好玩是一回事,能不能扎根长线是另一回事。
再说数字化与智能生态这块,大厂都明白点石成金的法术在“数据”里,把能抓的都做到云上。智慧工厂、绿色生产,乍一听热词齐飞,没点“星球大战”科幻感都对不起这个市场。但现实里,能否真正落地,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给用户实实在在好处,还是得慢慢等市场验证。岚图敢蹚这摊水,技术力和管理力双保险,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销量还真不只是短暂数据刺激,这点在新能源这个“内卷之王”赛场里表现得太明显。要做到稳定盈利,那是更难的活儿。岚图这块不藏,2024年Q4开始单季度盈利,2025年上半年继续巩固,这才是让外界投资人信心加码的真正底气。不是光靠价格拉一波就撤场,也不靠补贴活命,而是真正能產生造血功能。不然说句狠的,造车新势力一大堆,最后撑到现在的没几个。毕竟,光有梦想是没用的,还得陆陆续续把数据变成真金白银。
等等,还有件事很值得八卦。岚图现在是行业毛利率第二,这放在风口上,说明不管用料做工,还是品牌附加,利润空间稳扎稳打,没进那种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车圈有说法:能盈利的新能源不是玩价格战,就是靠技术护城河。岚图目前看,站的是技术和体系两条腿。从车阵容上紧跟热点,从专利到智能再到客户体验,岚图全方位下手。
再往深里捯饬,央企身份其实也时不时被唱衰,说什么“体制内品牌思维老旧”,市场速度跟不上资本运作什么的。可你要说岚图这波上市节奏,这执行力、产品规划和创新节奏哪个像体制内“慢一拍”?偏偏它还带着国企的那份社会责任和高标准。懂点科技圈套路的都知道,这年代要么站在历史的风口,要么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岚图想活成“有灵魂”的品牌,目前看,野心和条件兼备。
说到底,岚图杀进港交所,意义不单是自动加冕“资本宠儿”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央企也要学会拿出互联网企业那套迭代思维和市场冒险精神。对外得卷全球市场,往里得深扎技术“护城河”。新能源战场,每天都是枪林弹雨,不拼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其实我自己作为旁观者,也有一丝小好奇:岚图接下来上市能不能复制造车新势力阶段性上扬的路线,又是不是有机会变成东风体系下一个标杆?是会稳定长期盈利还是被资本逐步稀释成平庸玩家?要是岚图真能在海外和中国市场双线并进搞点事情,带一波央企队伍实现新能源出海梦,这剧情属实值得追一追。
归根到底,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拼的早就不是谁上得快、谁广告打得响,而是谁能“卷”到最后,拼出点持续创新、市场韧性和体系化竞争力出来。岚图上市不是句号,而是分号,是另一阶段征途的开始。上市易,坚持难,创新更难,持续领跑千难万难——咱拭目以待,看最后大考谁能笑傲江湖。
说到这儿,你觉得新能源汽车这个大江湖,岚图这匹“新黑马”是不是能成为下一个扛旗者?你更看好哪家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能逆风翻盘?不妨留言cue一下,来点车圈新鲜观点,一起八卦起来吧!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